張松坐在馬車中,腦中卻是心思急轉,快速思考著應對之策。劉梟急召他入宮,必然是因為百姓的事情,他必須能有詳細的應對計策,否則他在劉梟眼中的印象會大打折扣。
這一次,事關重大。
“李煒,你這老匹夫,一把年紀了,竟然還不安生。這一次,你們要對付本官,就別怪本官狠辣了。你要殺我,就不能怪我不講情面祭起屠刀了。”
張松咬牙切齒的喃喃自語。
一想到如果沒有張肅提醒,他必然被打一個措手不及。
這是張松想想就後怕的事情。
當馬車在宮門外停下,張鬆下了馬車,一抖衣袍,便邁開步子,大步往宮內行去。進入大殿中,張松立刻就掃了眼劉梟的神情,見劉梟臉上帶了一絲冷肅,他更是打起精神應對。
“臣張松,拜見陛下。”
張松納頭便拜,心中已經平靜下來,做好了應對的打算。
劉梟看著下方的張松,道:“張卿,今日成都的一些變化,你可曾注意到?”
對張松,劉梟是頗為欣賞的。
似張松這樣的人,他沒有郭嘉、李儒、賈詡這等才華,而且相貌也不出眾。尤其張松這樣的相貌,他更加敏感,劉梟重用張松,重視張松,能讓張松死心塌地的效力。
士為知己者死!
大抵如此!所以,對於成都發生的事情,經由史阿調查後,劉梟拿到了結果,也只是召見張松,想看看張松有沒有處理的能力,如果張松能解決此事,劉梟倒也不會追究責任。如果張松明明知道了結果,卻還沒有辦
法處理,劉梟就會換人了。
劉梟欣賞張松,不代表會縱容。
這是劉梟的底線。
張松打起精神,回答道:“陛下所言,莫非是指成都紊亂的糧價,以及下面的官吏肆意提高賦稅,增加了百姓負擔,致使百姓怨聲載道嗎?”
“就是此事。”
劉梟頷首點頭。
他見張松知道這件事,倒是期待張松是怎麼打算。說到底,劉梟把張松喊來,就是要看一看張松要怎麼處理。
張松回答道:“回稟陛下,此事臣已經知曉,也有了應對之策。”
“關於賦稅的提高,當時,的確是臣下的命令。一方面,今年益州糧食豐收,家家戶戶有餘糧,百姓頗為殷實,能夠承受稍稍提高的賦稅。”
“另一方面,陛下統帥十數萬大軍,每日消耗無數的錢糧,即使益州糧倉有糧食,但為了防患於未然,必須存積糧食,以供陛下征伐不臣。”
“基於這兩個原因,臣同意了下面地上來增加賦稅的命令。”
張松沒有推諉責任,直接就承認了,然後繼續道:“只是臣沒有料到,臣只是比往年增加了一成的賦稅,但下面的官吏,卻把賦稅遠遠提高了。”
“這是臣始料未及的。”
“臣得知了訊息後,一時間也難以處置此事。因為許多百姓已經交了糧食,如果立刻中止,意味著要退還糧食。如果繼續徵收賦稅,又會導致百姓怨氣更甚。”
“所以,處置起來很麻煩。”
“故而,臣暫未處理。”
張松闡述了百姓怨聲載道的緣故,整個過程都是據實闡述,沒有任何粉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