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史慈也坐在營帳中,聽到甘寧的話,他也是有些汗顏。甘寧執行的計策,是他化整為零、裡應外合的計策,太史慈沒想到的是,張任竟然選擇封閉四方城門,導致無法實施計策。
太史慈道:“陛下,甘將軍沒能找到進攻的契機,也是末將預判失誤,請陛下降罪。”
他一同請罪。
不管劉梟怎麼想,這是他的態度。
劉梟擺了擺手,很隨意道:“綿竹縣的情況,斥候已經盡數稟報,朕都清楚。張任坐鎮綿竹縣,守得滴水不漏,沒有破敵的機會,也在情理之中。”
“謝陛下!”
甘寧躬身道謝。
劉梟又道:“子義不必攬責,戰場上的交鋒,局勢瞬息萬變。制定的計劃,也未必能用得上,這是極為正常的。”
太史慈道:“謝陛下!”
劉梟話鋒一轉,又說道:“既然此前的計策不管用,我們便重新考慮辦法。綿竹雖然有張任的大軍,但區區一個張任,阻攔不了朕的大軍。”
強大自信,自劉梟身上展露出來。
劉梟的大軍南下,攻破陽平關,奪取白水關,拿下了漢中郡,奪取了大半個廣漢郡,一路雖然有坎坷,但最終都取得了勝利。
劉梟對這一戰,有足夠的自信。
這是建立在不斷取勝基礎上的自信。
郭嘉坐在下方,不急不躁的道:“從廣漢郡南下成都,可以途徑綿竹,也可以從其餘地方南下。如今張任把所有的兵力,都集中在綿竹縣。”
“實際上,這是頭重腳輕。”
“因為其餘地方的駐防,則是極大的削弱了。在這樣的情況下,我們可以分兵,襲擊綿竹縣附近的縣城,孤立綿竹縣。”
郭嘉道:“張任被孤立,必敗無疑。”
太史慈道:“郭軍師的建議,自是可行。但眼下綿竹縣周邊各縣的情況,我們還不清楚,分兵前往,必然消耗大量的時間。”
郭嘉道:“我們不缺時間。”
如今的局勢,劉梟有充足時間。
即使東面劉表出兵,但對劉梟而言,影響不大。因為張繡在巴郡佔據了優勢,足以抵擋劉表的大軍,足以為劉梟爭取到足夠的時間。
太史慈點了點頭。
馬超坐在下方,只是靜靜的聽著。
他聽著眾人的議論,腦中自然而然想到了甘寧給他的建議。這個時候,他真的是下了決心,等這一戰結束後,他要去書院讀書學習。
現在的情況,他無法插嘴。在西涼時,馬家是地頭蛇,熟悉涼州的情況,所以劉梟要詢問他的意見,馬超也能起到很大的作用。但出了西涼,他在西涼的許多經驗沒有作用,也不熟悉地形地貌,更無法因地制宜的給出計策,就難以
說上話。
他不願意做一個啞巴。
所以,馬超決心愈發的堅定。
在眾人商議的時候,一名士兵進入營帳中,稟報道:“陛下,張魯大人求見。”
“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