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柏道:“本將楊柏,鎮守陽平關,你是何人?”
劉梟道:“朕乃大漢皇帝劉梟。”
“嘶!”
楊柏倒吸了口涼氣。
他沒想到,劉梟竟是親自上前喊話。楊柏仔細的打量劉梟,幾十步的距離,楊柏雖說不能清楚看到,但依稀看得真切。在劉梟的周圍,有護衛隨行保護,楊柏麾下有弓箭手,但這樣的情況下,弓箭手也無法對劉梟造成威脅。
楊柏朗聲道:“劉梟,你是大漢的皇帝,知道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的道理。你秉持道義,秉持正義,更身為正統,卻無故發兵侵犯漢中,本將深為不恥。”
劉梟反擊道:“朕討伐張魯,自然事出有因。此前朕討伐李傕時,張魯屯兵在大散關,意圖攻打陳倉縣,以削弱朕攻打李傕的攻勢。張魯先針對朕在先,如今朕率軍來攻,不過是討回一個公道罷了。昔日因,今日果。因為張魯攻打在先,才有今日朕討伐張魯。”
洪亮聲音,迴盪在空中。
這聲音傳到陽平關的城樓上,所有駐守陽平關的漢中士兵,明白了劉梟攻打的原因。許多士兵的內心,都隱隱責怪張魯,如果不是張魯擅自出兵招惹劉梟,也不至於讓劉梟進攻。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楊柏倒是無悲無喜。
楊家出身楊家,是漢中大族子弟,不論是張魯,亦或是劉梟,不管誰掌控漢中,楊家依舊是漢中的巨擘。尤其楊家在漢中門生故吏很多,楊家不怕漢中換人。尤其來之前,張魯更說了能抵擋則抵擋,不能抵擋就撤退。
他有楊家這一顆大樹遮風擋雨,又有張魯的囑託,一點不焦急。
先抵擋,擋不住就撤退。
所以楊柏的心態很輕鬆。
楊柏回應道:“劉梟,師君屯兵大散關,只是為了練兵,沒有其他意圖。你找這樣的一個理由來進犯,太冠冕堂皇了。你要進攻,我在這裡等你來。”
劉梟朗聲道:“楊柏,你是無言以對,便只能讓朕進攻了。朕征戰四方,所向披靡。在朕的大軍面前,區區陽平關,擋不住朕的兵鋒。朕便在此,你可有膽量出關一戰?”
“哈哈哈,劉梟你想激將本將出關?不可能。”
楊柏強勢道:“本將不會出關,你直接攻打便是,本將等你進攻。”
劉梟眼中掠過一道精光。
這個楊柏很是睿智,不是容易激將的人。
一番對話,劉梟瞭解了陽平關駐軍將領的情況,知道對方不易於對付,便回到軍陣,讓太史慈安排士兵佯攻,試探陽平關的防守。
士兵還未靠近,城樓上便是萬箭齊發。弓箭的弓箭,自高處設下,又有投石車拋射石塊,不斷落入軍陣中,攻勢頗為兇猛。
劉梟見到楊柏的準備,知道楊柏的佈置也非常充分,不可能強攻了,便不再攻打,下令讓太史慈撤軍,在陽平關外紮營。
軍營中,中軍大帳。
劉梟召集郭嘉、太史慈、張濟、張繡、馬超等將領,商議攻打陽平關的計策。
馬超身著甲冑,抱拳道:“陛下,陽平關的地勢雖然高,易守難攻。但我們兵鋒強盛,完全可以強攻。臣願親率軍隊,作為先鋒強攻陽平關。”
雖說作為先鋒攻打陽平關,有極大的風險,但馬超卻也願意。
富貴險中求。
這是他的想法。
他在劉梟的麾下,想要獲取戰功,便需要在戰場上搏殺。攻打陽平關這樣的地方,雖然無比的艱難,但主動請戰的人少,他才有更多立功的機會。
喜歡三國最強特種兵請大家收藏:()三國最強特種兵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