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5章 討伐羌人
劉梟聽到羌人要自立,眼中也掠過冷色,吩咐道:“馬卿,對於涼州羌人的情況,朕所知不多。朝中眾人,也知之甚少。你熟悉羌人,說說知道的情況。”
馬超微微躬身,不急不緩的說道:“羌人世代居於西域,他們雖然仍是羌人,但和匈奴、烏桓等馬背上的遊牧不同,他們已經和漢人雜居。在某種程度上,他們是漢人,因為他們也農耕,也住在涼州,也接受漢人的習俗。”
“昔年,家父便是娶了羌人部落之女,得了羌人一部的支援,最後才能崛起於涼州。”
"後來家父被韓遂殺死,部曲被吞,微臣帶兵殺出後,無路可去,也是尋到了支援家父的這一部落,得到對方的支援,才能再聚攏兵馬。”
“中原大變,各路諸侯稱帝,訊息傳到西域後,羌人得了訊息後,也意圖效仿中原,想要在金城郡建國稱帝,建立屬於羌人的過度。”
馬超侃侃而談,如數家珍般說道:“不過羌人雖然也農耕,卻也是各部落聚居。據卑職所致,羌人部落聚在一起,總共的兵力應該不低於五萬人。”
“如果各個部落分散開,最大的一個部落有一萬餘兵力。最小的一個部落,只有百餘人的兵力。諸多的部落,形成了羌人的聚居。”
“現如今,羌人最大的部落族長名叫徹吉利,此人是羌人中的青衣羌,早已經自稱羌王。這次便是他召集各羌人部落,商議立國的事情。”
馬超說道:“徹吉利四十出頭,年輕的時候曾混跡於姑臧縣,學習了漢人的文化和知識,有一些見識,也有一些權謀和手段。據家父介紹,昔年的青衣羌實力很弱,是徹吉利擔任族長後,不斷的吞併弱小,發展至今的。”
劉梟聽完後,仔細思考了一番。
他看向坐在殿中的郭嘉,問道:“奉孝,關於羌人一事,你怎麼看?”
郭嘉神情平靜,眼中閃爍著睿智的光芒,看向馬超問道:“馬將軍和羌人方面有聯絡,可否聯絡他們,作為我們的內應?”
“可以!”
馬超重重點頭,繼續道:“和微臣聯絡較為緊密的羌人部落,名為白馬羌。白馬羌的部落首領名叫越夫裡,是個仰慕漢朝的人。”
“他的部落有兩萬餘人,聚集在破羌縣,和臨羌縣的青衣羌分庭抗禮。越夫裡的兵力,在八千人以上,是僅次於徹吉利的羌人部落。”
“如果要聯絡他們,讓白馬羌作為內應,甚至讓白馬羌歸順陛下,恐怕他們會提出條件的。否則,羌人不可能歸順陛下。”
馬超熟悉白馬羌。
即使越夫裡仰慕漢室,但也得考慮部落的利益。
劉梟笑了笑,道:“越夫裡要的條件,能比得上白馬羌統帥所有羌人嗎?接下來,你親自走一遭破羌縣,聯絡越夫裡。只要白馬羌歸順,朕可以敕封他為羌人之長,敕封他為羌王。”
馬超道:“臣遵旨!”
劉梟繼續道:“除了拉攏外,也需要調兵前往金城郡。你前腳去破羌縣,朕在冀縣休整兩日,待處理完冀縣的事情,便啟程前往金城郡,解決羌人的事情。”
馬超躬身應下,便去準備見越夫裡的事情。
大殿中,只剩下劉梟和郭嘉。
郭嘉主動道:“陛下,李傕已經被殺,還不考慮對馬超的安排嗎?”
劉梟微微一笑,不急不躁的道:“涼州還沒有徹底平定,待解決完涼州的事情,再作打算。馬超的事情,事緩則圓,不必急於一時。”
郭嘉便不再多言,拱手告退,也下去休息了。
劉梟對馬超的安排,心中有打算,只是還沒有定下。一方面,攻打涼州的戰事沒有結束;另一方面,劉梟需要再觀察馬超,最後再做出決定。
接下來兩日,劉梟都忙著處理涼州的事情。對於冀縣乃至於涼州的百姓來說,李傕死了,對他們反而是好事,許多百姓甚至拍手稱慶,甚至上街頭慶賀。
這期間,楊修不斷斬殺涼國的貪官汙吏,李鉞也被處死。一批一批官員被殺,一批一批官員被下獄問罪,涼國的官場發生大動盪,死傷無數,血流成河。
然而對百姓來說,一個個都歡呼雀躍。因為在百姓的眼中,被殺掉的都是蛀蟲,都是禍害百姓禍害朝廷的人,殺了才痛快。這樣的殺戮,不僅沒有引起百姓的反感和動盪,相反經過此事後,反而凝聚起民心,讓百姓都站在劉梟一邊。
兩天時間,轉瞬即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