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這局面,可怎麼得了啊。王司徒,真是給朕惹了大麻煩。”
劉協話語中帶著不滿。
所有的責任,卻是推卸到了王允身上。
劉梟聽著劉協的話,眉頭微皺,心中卻是嘆息。不管王允如何專權,如何處置西涼軍,毋庸置疑的一點,王允是忠於皇帝的。
王允不是董卓,不會篡位,王允考慮的仍是中興漢室,重振朝堂。只是王允得了權勢,失去了昔日的冷靜。
劉協如今,被董卓殺怕。
多年的窩囊,多年的戰戰兢兢,使得他骨子裡面的血性和魄力,都已經失去。一遇到事情,便推卸責任,便拉人出來當擋箭牌。
昔年,劉協和劉辯在外,被董卓遇到時。年少的劉協,尚敢呵斥董卓,質問董卓不敬皇帝。如今數年過去,當了皇帝的劉協,失去了血性,失去了勇氣。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他極力的拉攏劉梟,但骨子裡,仍然是個只顧自己的人。
歷史上,李傕和郭汜打破長安。
呂布帶兵逃走了,為了平息李傕和郭汜的怒火,劉協把王允推出來,所有罪責都讓王允承擔,所以王允成了李傕、郭汜等人洩憤的物件。
王允被殺,劉協不敢說一個字。
後來李傕、郭汜等人內訌,曹操奉迎天子,遷都許昌後,劉協年紀大了,想要主持朝局。他不甘心作為傀儡,下了衣帶詔,讓董承設法誅殺曹操。
事情敗露後,董承、種輯、吳子蘭、王子服等人,盡數被殺。
懷孕的董貴人,也被絞殺。
劉協所做的,依舊是把責任推卸出去,任由曹操殺了臣子和自己的女人。在當時的情況下,劉協是曹操的傀儡,但曹操不敢弒君,也承受不起弒君的後果。
偏偏,劉協直接慫了。
臣子被殺,他不管。
女人被殺,他也不管。
反倒是劉協的皇后伏壽,更有血性。見曹操總攬大權,伏皇后寫信給伏完,希望父親能效仿董承,剷除曹操。
可惜,伏完也慫了。
事情敗露後,伏皇后被抓,向劉協哭訴求救。可惜的是,劉協又慫了。面對抓捕伏皇后的華歆,一句話都不敢說,任由曹操殺了伏皇后和兩個兒子。
說起來,劉協很悲劇。
然而,劉協的性子卻極為懦弱,更自私自利,認為所有人應該保護他。如今一聽劉梟說到長安被攻打的後果,劉協馬上就數落王允,認為王允有錯。
至少,劉梟是看不起劉協的。
太窩囊了。
劉梟壓下心中情緒,不急不躁的道:“陛下,王司徒的出發點,也是為了朝廷。雖然王司徒的處置有不妥之處,但王司徒之心,可昭日月。”
劉協焦急道:“忠心有什麼用?現在不是說忠心的時候,而是要解決眼下的危機。太尉,如果西涼軍殺來,朕如何自處啊?”
劉梟回答道:“陛下放心,臣這就去拜訪王司徒,說明利害,請王司徒赦免西涼軍,先穩住西涼軍,再徐徐圖之。”
劉協說道:“萬一西涼軍不願意呢?”
劉梟知道該刷好感了。
這個時候,得向劉協表忠心,忽悠劉協,獲得劉協的信任。
他神情肅然,正色道:“陛下,臣願意作為使節,親自前往招降李傕、郭汜等人。縱然有被殺的危險,但為了大漢的長治久安,為了陛下的江山。臣赴湯蹈火,在所不辭。”
劉協心頭大喜,心中是一個萬個滿意,誇讚道:“好,好,好。有太尉的話,朕放心了。時間緊迫,太尉去找王司徒,把事情處理好。”
“臣遵旨!”
劉梟揖了一禮,便告辭離開。他出了皇宮,回頭望了眼偌大的皇城,搖了搖頭。登上馬車,劉梟徑直往司徒府行去。
喜歡三國最強特種兵請大家收藏:()三國最強特種兵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