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9章 十萬雄師
劉梟輕笑道:“太史慈,給華神醫看座。”
“喏!”
太史慈拿了一張坐席,讓華佗坐下,然後他也跟著坐下。
劉梟面帶笑容,道:“華神醫,醫術方面,本官不怎麼精通,也沒讀過幾本醫術。畢竟,術業有專攻,華神醫是行家。但關於醫師的培養,本官有些想法。”
華佗道:“大人請說。”
劉梟正色道:“廣縣境內,有本官的老師鄭玄建立的廣縣書院。廣縣書院,不僅僅是教書育人,更是培養人才的地方。”
“廣縣書院,並非都是培養士子。”
“書院中,諸子百家,都可以囊括。而且進入書院的人,也不是人人都能做官,也不是人人都是做官的料,得有其他的發展。”
“所以,我希望華神醫到了廣縣後,能進入廣縣書院,招收弟子,培養醫師。”
劉梟提出了他的想法。
既然拿下華佗,自然要讓華佗發揮出最大的功用。在劉梟看來,華佗最大的作用,不是挨個的治病救人,而是傳道授業,讓更多的人學會醫術。
華佗眉頭皺起。
他去醫院招收弟子,傳授醫術,就等於被束縛在書院了,他還能做其他的事情嗎?
治病救人呢?
研究醫術呢?
這都是很耗費時間的。
劉梟看到華佗的神情變化,猜到了華佗心中所想,解釋道:“華神醫不必擔心會被束縛在廣縣書院中,也不必擔心會因為傳道授業,就耽擱了研究醫術的時間。”
“相反,你坐鎮廣縣書院,培養弟子,這是授人以漁。授人以魚,比不了授人以漁。更多的人懂得醫術,便能救治更多的病患。”
“華神醫能治病救人,但你一人治病,終歸是一人力窮。而培養出更多的醫師,可以最大限度的救活無數人。”
“再者,華神醫在書院傳道授業,教授弟子,難道就不坐診治病救人了嗎?”
“還是要治病救人的。”
“而且華神醫的醫學研究,也不會因為傳授弟子,就有所耽擱,也是要不斷進行的。在廣縣書院內,華神醫對醫術的想法,本官都無條件的支援。”
“甚至,華神醫主持醫術方面的事情,還可以召集志同道合的人,一起研究推演醫術。你一個人鑽研,比不了一群人鑽研的。”
“有志同道合的人一起,也更容易出效果。尤其是,當華神醫在廣縣書院中穩定下來,會有四面八方的病人匯聚,華神醫不必擔心沒有病人。”
“你要擔心的是,病人會很多。”
“最重要的一點,華神醫進入書院中,我會讓人大量的收集醫術典籍,將前賢的醫術經典都收集來,供華神醫借鑑鑽研。”
劉梟侃侃而談,說道:“如此一來,也能有利於華神醫著書立說。華神醫以為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