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梟帶兵迎擊劉備,而郭嘉則坐鎮廣縣,和管亥一起留守,負責齊國的安危。郭嘉留在後方,便是為了防備袁術的襲擊。
在劉梟離開後不久,袁術派遣大將紀靈,率領兩萬精銳,從徐州進入青州,然後往廣縣殺去。郭嘉早有準備,在紀靈的軍隊進入廣縣境內後,郭嘉便發動廣縣百姓,沿途阻撓紀靈。
紀靈麾下的兩萬將士都是精銳,最終還是到了廣縣城外。然而,這一路殺來,紀靈軍隊也損失頗大,而且他又是孤軍深入,一番攻打後,沒能攻克廣縣,便撤軍離開。
撤軍後的紀靈,卻沒有離開青州,而是往東萊郡殺去。
紀靈大軍進入東萊郡,並沒有耗費多少兵力,就輕易攻破了東萊郡。東萊太守袁枚帶兵突圍,從東萊郡逃了出來,到廣縣求助。
郭嘉知道東萊郡的情況,只是廣縣的兵力不足,防守有餘,進攻卻是不夠。
所以,郭嘉派人把訊息送來。
太史慈思索一番,道:“主公在廣縣時,曾得罪袁術。這袁術,當真是一個小人,回去後就派人來攻打。得虧郭軍師在廣縣,否則後方遇襲,後果不堪設想。”
劉梟點頭。
當初他得罪袁術,就有所考慮,所以留下郭嘉防備袁術的進攻。
如今,袁術果真派人襲擊。
從目前來看,雖然東萊郡被紀靈的軍隊佔領,甚至袁術任命了紀靈為青州牧,但這樣的局面對劉梟而言,影響並不大,因為此前的東萊郡,便賊匪橫生,也沒有納入劉梟治下。
如今,他反而能進兵東萊郡。
劉梟說道:“這件事仔細的琢磨一番,對我們反而有利。”
太史慈問道:“怎麼說?”
劉梟解釋道:“紀靈率領精銳奪取了東萊郡,雖然他佔據了東萊郡。但以我們目前的力量,要剿滅紀靈並不難。”
“等我們剿滅了紀靈,就有了對付徐州牧陶謙的理由。”
“至少,得讓陶謙大出血。”
“紀靈為什麼能進入青州,是因為陶謙放行。如果不是陶謙放行,紀靈率領的軍隊就不可能透過。有了這一理由,就有了對付陶謙的機會。”
劉梟舉一反三,想得更為長遠。他眼下的主要任務是治理青州,把青州經營起來,但卻要往長遠看,因為他對徐州也有想法。
太史慈眼眸一亮。
他也贊同劉梟的分析,這是個極好的機會。
太史慈道:“主公英明,剿滅紀靈後,攻打徐州大有可為。除此外,在某種程度上,袁枚逃到廣縣後,主公就可以將袁枚調任,另行安排袁枚的官職。然後,再安排其他人擔任東萊太守。”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劉梟微微頷首。
他也是這樣考慮的。
袁枚是名士,也有名望,和趙商、鄭玄等人熟識,昔日給齊王祝壽時,袁枚曾為劉梟站臺助威,算起來是對劉梟有恩,要處置袁枚,肯定是不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