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相公正廉明,才情無雙,他題字,定是極好的。有劉相題字,廣縣書院,必然更好。”
百姓中,又有百姓開口了。
“請劉相題字!”
“請劉相題字!”
……
人群中,圍觀湊熱鬧的百姓,慢慢的大喊‘請劉相題字’。這聲音一開始時,先是雜亂無章。但漸漸的,竟是匯聚起來,變得整齊劃一,聲音洪亮渾厚,直衝雲霄,在書院內外迴盪著。
書院內外,再無其他的雜音,只剩下這一種聲音。
百姓看向劉梟時,眼中帶著狂熱神色。他們相信劉梟,更擁護劉梟。廣縣轄地,在劉梟擔任縣令後,漸漸有了變化。百信的日子,有所好轉。不再受賊匪侵襲,也沒了雜七雜八的苛捐雜稅。
等到劉梟擔任齊國的國相,又把齊國的治所搬遷到廣縣來,百姓儼然把劉梟當作自己人。
百姓淳樸,更知道感恩。
尤其前些日子,劉梟在廣縣的南門外,單獨設立高臺公審葉薛。當著廣縣無數百姓的面,劉梟公開宣佈了廣縣主簿葉薛的罪過。
要知道,葉薛是國相府的主簿,是劉梟的左膀右臂,是齊國的重要官員。處置葉薛,等於是打劉梟自己的臉。然而,劉梟硬是公開了葉薛在廣縣境內私設關卡收費的事情。這樣把事情公開,是容易影響劉梟威望的,會讓人認為劉梟識人不明。
並且,劉梟當眾宣佈罷免葉薛,將葉薛逐出齊國,永不錄用。
如此處罰,頗為嚴苛。
僅是私設關卡,葉薛就被罷了官職,還被逐出齊國永不錄用。這樣的處置,百姓樂見其成,甚至劉梟的威望不減反增。
劉梟得了民心。
百姓本就感恩劉梟,再加上劉梟不包庇葉薛,果斷的拿下貪官汙吏,整飭齊國官場,令百姓更加的信服劉梟。
劉梟在廣縣,威望極高。
故而,練賢提出讓劉梟題字,先有諸多的名士附和。緊接著,百姓也紛紛開口,全都給劉梟助威,全都吆喝著,希望劉梟能在廣縣書院外留下墨寶。
一時間,聲勢浩蕩。
參加廣縣書院成立的名士,見到這一幕,大為震撼,更覺得不可思議。
得民心者,得天下。
這用在帝王身上,然而,將這句話套用在劉梟的身上,依然適用。劉梟治理齊國,得了民心,順乎民意,在廣縣乃至於齊國,劉梟便等於是皇帝一般的存在。
劉梟的話在齊國,便等於是金科玉律。
這就是大勢。
劉梟抬手下壓,示意眾人安靜下來。好一會兒後,周圍安靜下來,再無人開口。一雙雙目光,又落在劉梟身上,等著劉梟開口說話。
劉梟朗聲道:“承蒙諸位賢達的抬愛,承蒙諸位鄉親愛戴,本相便獻醜了。”
“拿筆墨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