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的廣縣,在青州乃至於天下,都必定極為璀璨。相比於北海國,廣縣雖然小,可絲毫不比北海國弱。更何況,孔相剛到北海國任上,面臨的還是一個爛攤子。”
“即使孔相勵精圖治,想把北海國治理好,恐怕還得耗費數年的時間。”
孫乾說道:“主公謀奪這樣的北海國,卻放棄繁華的廣縣,豈不是買櫝還珠,不值得啊。”
孔融嘴角輕輕抽搐。
孫乾的言辭中,他有些看不上北海國。以至於,孔融的心中酸溜溜的。事實也是如此,北海國眼下,完全是一團糟。當初孔融在朝廷做官,和董卓起了衝突。所以,董卓專門把孔融扔到黃巾賊肆虐最頻繁的北海國來。
北海國被黃巾賊劫掠了許多次,四處都被打爛了。想整頓北海國,得耗費大力氣,而劉梟的廣縣則不同,有著極大的潛力。
孔融道:“公佑所言,極有道理。”
孫乾聽著孔融軟和的語氣,知道孔融的芥蒂漸漸消除,又繼續道:“第三,家師鄭玄是天下名士,為儒家宗師,他一項是講究忠君報國。”
“主公是老師的弟子,自當秉承老師的志向,為朝廷立功,還百姓一個朗朗乾坤。如果說,主公要謀奪北海國,老師第一個就不會答應。”
孫乾道:“一日為師終身為父,主公是老師的弟子,便等同於老師的兒子。老師性情耿直,不會縱容主公亂來。”
孔融嘆息道:“公佑一番話,如晨鐘暮鼓,令本相茅塞頓開。若非公佑的一番話,本相恐怕便會貽誤大事。”頓了頓,孔融說道:“劇縣的謠言,本相已經查出了來源,是劇縣一商人傳出來的。估摸著,此人和管亥有關係,所以才會放出謠言。本相當即動手,將其拿下。”
“不!”
孫乾搖頭道:“孔相,何不將計就計呢?”
“如何將計就計?”孔融無奈到。
孫乾當即闡述了接下來的安排,他也是臨時想到的計策。雖然有些不成熟,但他說了一通後,孔融再提出意見,雙方修繕了一番,把計劃完善了。
敲定劇縣的事情,孫乾沒有在劇縣耽擱,又馬不停蹄的離開國相府,往翠山方向行去。
孫乾回到翠山,已經過了兩天。回到營中,孫乾在營帳中見到劉梟,稟報道:“主公,關於您提出的給予良田和免除賦稅,孔相已經答應。除此外,還遇到一件突發事件。”
劉梟道:“何事?”
孫乾向劉梟解釋了劇縣傳出謠言的事情,他也說了建議孔融將計就計的想法,道:“卑職自作主張,不妥之處,請主公降罪。”
劉梟哈哈大笑,很是歡喜。
孫乾道:“主公何故發笑?”
劉梟解釋道:“我之所以笑,是因為太巧了。不僅劇縣有管亥實施的離間之策,我們軍營也遇到了相同的問題。而我採取的計策,也是將計就計。兩策相同,正好一起實施。雙管齊下,管亥必定中計。”
當即,劉梟說了翠山發生的事情。孫乾聽完後,感慨道:“如此之巧合,此乃蒼天庇佑主公。此番和管亥交戰,必定大獲全勝。”
喜歡三國最強特種兵請大家收藏:()三國最強特種兵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