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話一出,大廳中頓時掀起陣陣波瀾。一個個黃巾軍的將領,臉上流露出憤懣神情。讓他們死守不出,這多窩囊啊?
“將軍、尤軍師,我們在北海國多年,從未怕過誰?即使劉梟厲害,但劉梟的實力,也不至於讓我們死守不出。更何況,我們的實力也不弱。”
“軍師,你過於膽小了。劉梟帶兵殺來,我們被堵在翠山避而不戰的訊息傳出,青州其他的黃巾兄弟怎麼看我們?怎麼看將軍,這對將軍的名聲不利。”
“我也不贊同死守。”
“該殺的時候,咱們還得殺出去,和劉梟痛痛快快一戰。否則,會讓劉梟輕看了我們。”
……
大廳中,眾人都反對。
這些人跟著管亥,一向所向披靡,幾乎沒有遇到能抵擋他們的官兵。如今不過是搦戰失敗而已,就要避而不戰,他們無法接受。
“都閉嘴!”
管亥大喝一聲。
管亥發怒,眾人都不再開口。管亥目光銳利,掃過眾人後,最後回到尤長文身上。他相信尤長文的判斷,和顏悅色問道:“先生要全面防守,理由是什麼呢?”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尤長文解釋道:“劉梟能斬殺裴元紹,能斬殺張饒,足見其驍勇。如今劉梟麾下的大軍,有七八千人,更有騎兵助陣。”
“可見,劉梟實力不弱。”
“主公今日下山搦戰,擊敗了武安國,但僅僅和一個典韋廝殺,便大敗而回。可見劉梟的麾下,有猛將在,這是我們無法匹敵的。”
“論兵器之利,我們兵器陳舊,比不了劉梟麾下計程車兵;論甲冑之韌,我們的甲冑用了多年,縫縫補補,也不能和劉梟麾下計程車兵相提並論。”
“論人數之眾,我們只有七千精銳,總不能一次交戰,就把所有計程車兵壓上去,而劉梟實實在在有這麼多人,我們的人數也比不了。論士氣之最,我們驟逢失敗,士氣受挫。而劉梟斬張饒,典韋敗主公,官府計程車兵士氣高昂。”
“眼下的情況,即使我們有精銳,但各方面都不佔優勢,那什麼和劉梟麾下的大軍廝殺呢?難道光憑著諸位的一腔熱血,光憑著諸位的血肉之軀嗎?”
“主公麾下的精銳,是主公費盡心思,用無數心血,才培養出來的。要培養一個精銳士兵,相當的不容易,不能讓他們做沒必要的犧牲。”
尤長文說到這裡,話鋒一轉,就說道:“當然剛才的分析,只是考慮最壞的情況。從取勝的角度來分析,我們也得全面防守。”
眾人一聽,都支起耳朵。
這才是關鍵。
他們都想取勝,都想扭轉頹敗的局勢,不願意被劉梟堵在翠山。
尤長文繼續說道:“劉梟是廣縣的縣令,不是北海國本地的官員。他帶士兵到廣縣來助陣,也是短時間的,不可能長期留在翠山。”
“主公駐守翠山多年,根基在此,也耗費無數心思建設,山上有水源,有充足的糧食。以目前的情況,支撐個三五月,是完全沒問題的。”
“以翠山的地理優勢,劉梟想登山進攻,有登天之難。我們全面防守的另一種說法,其實是拖延之策。我們拖延時間,等到最後,劉梟遲遲無法取得成功,而他只能灰溜溜的回廣縣。”
“再加上,孔融作為北海相。他等了幾個月,都不見劉梟取勝,也會有想法的,不會讓劉梟一直留在翠山。”
尤長文篤定說道:“所以全面防守的計策,是對我們而言,百利而無一害。”
眾人仔細琢磨,倒也有道理。
管亥心下贊同尤長文的分析,煩躁的情緒稍稍穩定,笑著問道:“第二件事呢?”
喜歡三國最強特種兵請大家收藏:()三國最強特種兵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