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實早已替趙雲做出了最好的證明。
質疑也只是強詞奪理罷了。
“趙將軍威風,本將已然知曉了。”
“沒想到趙將軍的箭術,比起武藝絲毫不差,本將佩服!”
趙雲的目的並非聽王烈拍馬屁,但對於這個吹捧也不會拒絕。
“呵呵,看來你還有點見識。”
“這一箭本將是告訴你,剛才想取你的性命不費吹灰,放你離開後,想取你的性命依舊是輕而易舉!”
“哪怕,在城內,本將也可詔令大軍攻城,取你首級!”
王烈面色陰沉,這是十足的羞辱性。
身為武將,性命被別人叫囂著攥在手裡,是多麼的羞辱?
可即便如此,王烈也沒有表現出憤怒。
該如何表達呢?
趙雲說的都是事實!
槍架在脖子上,箭瞄準了後背,都是必殺之局。
王烈早已是死傷了不止一次!
此刻反駁,才是真正將臉踩在地上踐踏!
“趙將軍之勇武,本將見識了,也心悅誠服了!”
“不知將軍這一箭,想表達什麼?”
趙雲收回長弓,跨回了戰馬之上。
“沒什麼,並非向你炫耀武力,本將從來不對手下敗將產生興趣,哪怕一絲一毫。”
“這一箭是告訴你,別忘了自己答應本將的事情。”
“若是敢陽奉陰違,你的脖子就會像那杆旗一樣,被徹底洞穿!”
言罷,趙雲調轉馬頭,大搖大擺的往回而去。
身後九名士兵極為有序的跟在身後,並用事實證明了一件事。
兵馬精銳與否,與事實無關。
九個人,能看出什麼?
可在漢軍身上,就能感受到什麼叫做精銳。
放眼整個遼東軍,恐怕也找不出如此精銳的九人來!
漢軍為何戰無不勝,大概找到了初步的原因。
“走吧,我們也回。”
王烈沒有選擇久留,在趙雲離去後,第一時間選擇返回。
這麼多人看著他戰敗被擒,狼狽不堪的逃命,怎麼好意思呆下去。
扶黎城第一大將的臉面是保不住了,可是也得兜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