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到這個數字,讓見慣了大場面的劉璋都忍不住一驚。
山越眾多,人口多達百萬。
這個百萬,並非一百萬,也有可能是兩百萬,三百萬。
具體數字誰也說不清,天知道深山之中到底有多少山越人。
不過,自從黃巾之亂開始,山越也閒不住。
幾十年的時間,一直在主動或者被動征戰。
山越的運氣不是很好,遇到的對手都十分強勁。
不論是主動出擊,還是被動挨打,最後幾乎都是戰敗收場。
不斷失敗,不斷被剝削,精壯不斷抓捕。
丹陽山越出精兵,身體素質強大,已經是天下皆知。
這麼多年不斷消耗,實力大幅下降。
再加上孫權歸降後針對山越的一次圍殲,再度讓其重創。
這次戰敗後,縱然山越龜縮在山中不再出來,也需要幾十年來回復元氣。
可劉璋又怎麼會錯過這個機會?
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
斬草不除根,最終會遺禍無窮。
劉璋要的,是完全復刻益州南蠻的結局。
要麼全族歸順,被徹底漢化。
要麼就像羌胡一樣,打殘後,毫無反抗之力的歸順。
如果再執迷不悟,劉璋也不介意用對付匈奴的手段。
總之,必須竟全功才行。
想要竟全功,這個難度自然不是一般的大。
因此劉璋也沒有焦急,一方面放權給陸遜,徐庶,一方面安心北方一事。
時間長一點沒關係,反正也有江東世族供應大軍。
只是劉璋沒想到,這麼快就有了如此大的成果。
四十萬大軍互相攻伐,這是什麼概念?
必定是涵蓋了整個山越百分之九十以上的精銳力量。
這四十萬人,關乎著整個江東的發展。
“公達,結果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