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曹操做出決斷後,鄴城當天便有近百名傳令兵疾馳而出。
集結麾下所有兵馬,與劉璋進行最後的決戰,已經完全被魏國上下所認可。
只需等待兵馬集結,就可以開啟最後一戰。
與此同時,佈置好一切的曹操,迅速秘密召集了自己的四個兒子。
曹丕,曹彰,曹植,曹衝。
曹操並不只有這四個兒子,如果全部集結起來,有二十多人!
只不過,對曹操來說,這四人最為不同。
其中,大的曹丕已經三十餘歲,小的曹衝只有十餘歲。
由於長子曹昂早亡,曹丕就成了長子。
作為兄長,曹丕還算很不錯。
對上,能夠敬重父母,對下又能團結弟妹。
這些年,曹丕也一直表現出謙遜好學的品性。
曹操對於曹丕的評價,一直不低。
不過,可能是由於天賦的問題,曹丕並沒有讓曹操眼前一亮的感覺。
只是覺得這個孝順的兒子,很平庸。
進取不足,守成有餘。
因此,對於雄心壯志的額曹操來說,曹丕只能算作差強人意。
老二曹彰,曹操十分喜愛,勇武過人,等閒難及!
毫無疑問,曹彰是天生的將才!
衝鋒陷陣,撕裂敵陣,是曹彰天生攜帶的能力。
只可惜,勇則勇矣,謀略不足,在某種程度上,還有些天真。
因此,對於老二曹彰,曹操只能當作一個勇武的將軍來看待。
對他,從未有過分的期待。
沒有期待,就不會失望。
老三曹植,是曹操十分喜愛的一個兒子。
比起長子曹丕更甚!
曹植才華過人,放蕩不羈,與年輕時的曹操極為相近。
可惜,為人略有浮誇,非常的理想主義。
對於曹植,曹操是十分矛盾的。
既喜歡他的灑脫,又覺得灑脫難以適應亂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