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上的確隨處可見秦軍慌亂潰逃計程車兵,但是在最中央,早已集結重兵,並且嚴陣以待。
尤其是呂蒙面對的這路大軍,眼前面對的簡直是鋼鐵洪流!
這一幕,讓周瑜,呂蒙全都驚呆了。
正常情況下,怎麼可能在混亂中,用如此短的時間重新組織大軍,還能結成戰陣禦敵?
但周瑜忘了,眼前的秦軍,本就是不正常!
他們,往往能夠創造奇蹟!
徐晃就不用說了,舉手投足間都有大將之風,行事沉穩,遇事鎮定。
在他的影響下,麾下士兵也比其他士兵更加精銳。
面對大火襲擊,徐晃根本不慌,一方面豎起大旗聚集士兵,一邊擂鼓吹號穩定士氣。
在最短的時間內,便穩定了麾下半數以上的兵馬。
高順就更不用想了,身邊帶著三千陷陣營士兵,什麼大風大浪沒見過?
在大火燒起後,無需指揮,自動聚攏到了高順身旁。
同時,幫助高順收攏士兵,平等混亂。
因此,在周瑜,呂蒙二人等待秦軍混亂加劇的時候,其實秦軍正在迅速平定混亂。
最佳的進攻時機,反而是大火剛剛燒起來的時候。
可箭在弦上不得不發!
周瑜,呂蒙率軍進攻後,沒有別的選擇,只能選擇一鼓作氣。
在烈火的陪伴下,兩路秦軍與兩路淮南軍展開了殊死爭鬥。
戰鬥足足持續了一夜,最終以秦軍主動退走結束。
周瑜,呂蒙沒有得到預想的效果,又擔心出現其他問題,無奈只能各自率軍返回。
一場精心設計的殲滅戰,一場細心謀劃的大火計,最後卻變成了雙方互相死傷的結局。
這個結果,周瑜完全無法接受。
佈置了這麼久,白白送給秦軍這麼多士兵,卻連預期的一半都沒有達成。
不止周瑜如此,高順,徐晃同樣無法接受。
二人是大軍的統帥,被敵人算計,哪裡有任何開脫的理由?
中計完全就是統帥的責任。
同時,在如此劣勢的情況下,秦軍都能抗住淮南軍的偷襲,並逐步掌控局勢開啟反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