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遜自幼喪父,是被陸康養大,對於陸康是敬愛有加。
曾經,陸遜在陸康繼任廬江太守時,與陸康有過交流。
年幼的陸遜不明白,為何陸康要遠離陸家權勢最盛的大本營吳郡,而非要帶領宗室子弟前來廬江發展?
在吳郡當土皇帝,難道不好嗎?
直到現在,陸遜都記得陸康意味深長的笑容。
也忘不了陸康對他說的話。
長江,看似是一條河流,其實卻是漢人與野蠻人的分界線。
長江以北,哪怕是靠近長江的廬江,也是大漢世族盤踞,躋身世家大族的希望。
長江以南,哪怕是最靠近長江的丹陽郡,豫章郡,這也不被漢人所認可,更不被世家大族所融。
在這個時代的世族文化圈中,長江以南,就是蠻子!
什麼陸家?什麼吳郡四姓?
統統與野蠻人劃上等號。
這些人在長江以北世族眼中,與丹陽山越人沒什麼區別。
不入流!
因此,陸康的畢生夢想就是將陸家帶出吳郡,跨入長江以北,成為大漢真正的世族!
努力了一輩子,陸康做到了,廬江太守!
陸家終於有了希望。
正當陸康想著一步步從廬江搬到九江,從揚州搬到徐州,豫州,最終成為雒陽新貴時,意外發生了。
孫策的出現,徹底擊毀了陸康的所有夢想。
陸家宗室死傷近半,無奈返回吳郡與分家合併。
其實陸遜非常清楚,陸康是怒氣攻心,憂鬱而亡。
含恨而死,到死也閉不上雙眼!
可陸遜十分無助,他一個十二歲的孩子,能做什麼呢?
只能跟隨族人返回吳郡,坐視陸康一輩子的努力,付諸東流。
但從祖父陸康的夢想,陸遜從不敢忘記。
這也不單單是陸康個人,更是每一個陸家子弟的畢生心願。
走出吳郡,讓陸家踏入真正的世族行列。
可惜,這一步太難了。
強如陸遜也看不到任何希望。
幾年前,周瑜擊破曹軍,成功拿下了九江郡,廣陵郡,全據淮水。
陸遜便向孫權請命,回覆陸家在廬江郡的權益,完成祖父的遺願。
結果遭到了孫權的言辭駁斥。
廬江,是周家的地盤,周瑜豈能讓陸家踏足?
再者,陸家已然在吳郡有如此威懾,孫權豈能再讓陸家將手深入廬江?
好在孫權好言相勸,以江夏太守比起廬江更優來推脫了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