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關於匈奴前途的討論,就此不歡而散。
劉豹不僅沒能說服呼廚泉,反而遭到的呼廚泉的忌憚。
數日後,呼廚泉父子再次邀請劉豹,並提出了一個想法。
鑑於目前的形勢,匈奴應當恢復之前的制度。
即重新設立王庭,效仿漢人手段佈置左右賢王部落,共同拱衛王庭!
由左賢王劉豹率部西遷,至靠近西套平原的地區,負責抵禦秦國大軍。
由右賢王去卑率部東進,至靠近前套地區防備魏國。
單于呼廚泉則在後套平原中部建立王庭,帶領所有子民和奴隸。
同時,由王庭負責供應左右賢王部糧草,左右賢王只負責守備工作即可!
這個提議,立刻遭到了劉豹的反對。
奴隸送人也就罷了,連麾下子民也要收走?
連最為重要的糧食都要收歸王庭管理!
這相當於掐住了劉豹的脖子。
什麼時候看左賢王不順眼,只需動動手腕,就可以輕易將其掐死!
不過劉豹並不像去卑一樣衝動的大吼大叫,而是冷靜且平和的予以反對。
明明自己是左賢王,將來要繼承單于之位,憑什麼由他去抵禦秦國?
自從河東戰敗後,匈奴人完全退出西套,就是為了給秦國示好。
主動將西套拿出來作為緩衝地帶,希望劉璋能夠看到匈奴人的誠意。
如今沒有任何徵兆,突然興兵靠近,豈不是故意挑起兩者之間的矛盾?
知道的是為了自保,不知道的還以為要興兵大戰了。
對於匈奴來說,秦國是龐然大物。
但是對於秦國來說,匈奴就是小蝦米,隨時捏死!
劉豹堅定的認為,突然移兵無異於送死。
此話一出,再次遭到了去唄的嘲諷。
劉豹毫不在意,反而利用去卑的自大,順勢將西進的任務交給他。
你不是不怕嗎?
可以,你去!
去卑頓時語塞。
將劉豹趕走,是父子二人商定的結果,豈能更改?
呼廚泉連忙出來打圓場,並表示希望劉豹聽從指揮。
對此,劉豹自然是百般不願。
一旦答應,不單單是將單于之位拱手相讓,連性命都無法得到保證。
總之劉豹就一句話,不答應。
若是非要答應,也行。
讓去卑去防備秦國,他去防備魏國。
場面再度僵持,誰也拿不下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