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武,江東猛將,已然被眾人熟知。
儘管沒有名揚天下,可是陳武在江東的勇猛事蹟,還是被些許流傳。
以江東小隊第三順位走到這個地步,也完全符合眾人對他的預期。
反觀何舉,就有些黑馬的意味了。
真正意義上來說,何舉是唯一一個走到這裡的無名之輩。
“秦王,沒想到突然冒出來一個何舉。”
“若是沒有比武大會,恐怕不知何時才會被我們熟知啊!”
在賈詡看來,比武大會到目前為止,何舉無疑是最大的收穫。
劉璋連連點頭,滿是對賈詡的認可。
“文和所言極是!”
“不然以何舉的出身,怕是難有出頭之日啊!”
蠻族,還是益州腹地的板凳蠻,這些人都是被監察的物件。
沒有十年八年在軍中歷練,哪有出人頭地的機會?
再者如今的秦國不是當初只有漢中一地的小勢力了。
一般的人物,劉璋還真是看不上,即便是有些能力,也難以表現的太過重視。
哪怕是益州別駕董和上書發現一個武藝高強的蠻子,上到秦王劉璋,下到尚書令賈詡,恐怕難以太當回事。
秦國百姓上千萬,精力根本顧不過來。
若是每一個武藝過人者都被重視,那劉璋和整個尚書檯也不用幹別的了!
“秦王,都說寅人勇猛,擅長跋山涉水。如果何舉可堪一用,也可為我軍一大助力!”
賈詡的話,頓時引起了劉璋的注意。
看來昨晚,賈詡沒少做功課!
“寅人。。。板凳蠻。。。”
劉璋喃喃一句,腦中想起了一個人的名字。
王平!
蜀漢後期大將,鎮守漢中門戶之人。
王平就是寅人!
“文和,這何舉就是普通的寅人嗎?”
賈詡搖了搖頭。
“不是,確切的說,何舉並不是純正的寅人。何家與寅人關係密切,世代通婚。”
“據益州州牧府提供的訊息,何舉所在的何家,有可能是寅人不斷與漢人通婚後逐步漢化,或者漢人不斷與寅人聯姻,逐步成為了半漢半寅。”
“具體情況究竟如何,已然無法考究。不過何舉所在的何家,在宕渠也算得上一方大族。不論是在漢人還是在寅人中,都有極高的地位!”
“秦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