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比武的開始,很快事實也證明了劉璋的猜想是極為正確的。
祝猛與劉封鏖戰三十餘合,最終以慘敗收場。
這個慘敗二字,是荀攸用來彙報給劉璋。
即便從未觀看這次對決,劉璋也能猜到個大概。
怕是從一開始,劉封就佔據了優勢,一直壓制了三十合,最終一舉擊敗祝猛。
劉璋微微搖頭嘆息,對於祝猛的淘汰有些頗為遺憾。
選擇很重要!
如果做出一個好的選擇,未必不能走得更遠。
第二場,由夏侯蘭作為挑戰者。
對於夏侯蘭這個人,劉璋還是比較複雜的。
自從中平元年,也就是黃巾之亂爆發的那一年就跟隨趙雲加入了自己麾下。
夏侯蘭,最大的特點就是沒什麼特點。
能力比較平庸,能有今天的位置首當其衝並不是能力,而是資歷!
這麼多年來,兢兢業業,從未出現半點疏漏。
對於交代的任務,從來都是盡心盡力的完成。
當然,這也得益於對於夏侯蘭正確的使用。
如果讓他統領數萬大軍作戰,那無疑是愚蠢的,也許會以慘敗收場。
勞苦功高四個字用在夏侯蘭身上,絕對沒有任何問題。
劉璋這才在建國後,將夏侯蘭調入中軍,給他一個更加建立功勳的平臺。
對於夏侯蘭的個人勇武,劉璋從未有任何期待。
在他心裡,夏侯蘭三個字完全等於無名之輩。
因為有了趙雲的緣故,夏侯蘭才得以在無名之輩後面加上他的名字。
比其他無名之輩的地位高出許多。
實際上夏侯蘭能夠走到第二輪,都超出了劉璋的預料。
“我選擇挑戰劉封。”
就在這時,夏侯蘭大聲喊出了自己挑戰的物件。
交戰不久前將自己擊敗的物件。
這到底是自我救贖,還是權衡利弊的選擇?
這個選擇,稍稍讓劉璋多了些興致。
不過,並未能夠讓劉璋直起身子觀看。
如果夏侯蘭能夠戰勝劉封,再計較不遲。
當然,劉璋並未覺得會出現這個情況。
果不其然,上一輪夏侯蘭與劉封交戰了二十餘合落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