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好比之前大顯神威的許褚。
立下赫赫戰功,只因為是豪族的身份,到現在都是雜號將軍。
賜爵虎侯,可也只是區區亭侯。
反觀原本袁紹麾下的一眾世族,哪一個不是高官厚祿?
最有感觸的便是張合。
明明是最先投靠曹操的,可是晉升速度遠遠比不過袁紹敗亡後投靠的世族武將。
連許褚,張合這種成熟的沙場宿將都起了異樣的心思,更何況一個不過十五歲的稚嫩小子。
果不其然,淩統沒有立刻拒絕,反而是眉頭緊鎖,似乎陷入了思索。
“這。。。”
劉璋見狀,心中不禁有些小小的得意。
如果淩統遠在江東,那劉璋自然是鞭長莫及。
可如今來了長安,就不是完全沒有機會。
凌家是江東吳郡本土人士,這是毋庸置疑的。
吳郡四大姓氏,顧陸朱張。
當然,除了顧陸朱張以外,並非沒有世族了。
但是劉璋確定,凌家並非世族。
淩統的父親凌操記載,少年時期俠義,有膽氣。
這幾乎就訴說了凌家的地位。
必然是沒有什麼地位!
但凡有一絲底蘊傳承的,少年時期也應該讀書,識字,好為了籍貫之後出仕做準備。
凌操少年時期就闖蕩江湖,後來機緣巧合之下加入了孫策軍。
加入孫策軍後的履歷,更是讓劉璋確信凌家沒什麼背景。
歷史記載,凌操多從征伐,常登先冠于軍中,履行先鋒之務。
必然是凌操極為勇猛,又沒有顯赫的家室,才會被孫策當敢死隊用!
以至於後來到了孫權掌權後,凌操還是被當做敢死隊成員使用,結果被甘寧射死。
像凌操這種毫無根基,只知道帶兵打仗的武夫,根本入不了孫權的眼。
更何況是在世族林立的江東?
此時淩統糾結的原因,其實正是劉璋所預料的那樣。
凌家實際上就是平民,若不是凌操勇猛過人,每戰必先,此時淩統應該在家裡種地了。
凌操接連侍奉孫策,孫權兄弟,身經百戰,屢立戰功!
可到如今,也只是一個區區的破賊校尉。
封侯?
更是想都別想!
封侯得多不值錢了,才會輪到一個校尉?
更何況這個校尉還是破賊用的!
可是淩統糾結的也是這一點。
他沒在孫權麾下不假,可是這次比武選拔後,孫權已然認識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