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中,秦國都城長安,未央宮內。
劉璋聽著徐庶此次出使魏國的敘述,嘴角始終處於上揚的狀態。
單從結果來說,一切都達到了預期。
並且得到了曹操的親口承諾,廣泛傳播比武一事。
只是如今曹操的處境,還是讓劉璋有些驚訝的。
當然,驚訝之餘,便是喜悅。
“沒想到啊,雄踞中原,河北的魏王,也會面臨無糧可用的地步!”
“元直,魏王都捨下身段向你賒糧了,你怎麼忍心不答應呢!”
劉璋這話一出,頓時引得未央宮內一陣鬨笑聲。
雄踞與賒糧四個字,形成的反差太過強烈了!
讓秦國朝廷的文武眾臣紛紛忍俊不禁。
親眼見證曹操窘迫模樣的徐庶更是如此。
“秦王教訓的是!只不過堂堂魏王,豈能向微臣賒糧?”
“微臣馬不停蹄的返回長安,就是請秦王定奪此事!”
劉璋微微頷首,目光看向左手下方的尚書左右丞。
正常來說,錢穀一事應該歸於大司農掌管。
大司農為九卿之一,目前秦國不設定九卿,只設定下屬官職。
九卿負責的事務,全部分屬九卿下屬各職。
由於秦國存在商會的特殊性,商會匯聚著全國的資源,但並不歸屬大司農。
相當於秦國有兩個糧倉。
一個歸屬商會,負責調動全國經濟。
另一個屬於大司農。
大司農原本是負責排程的。
有了商會後,大司農反而成了單純的儲存機構。
但是秦國還有一個極為重要的機構,尚書檯。
秦國內外所有事務的匯總,都會抵達尚書檯。
其中尚書令賈詡和尚書僕射荀攸負責軍政,尚書左右丞負責民政。
因此真實情況實際上只有尚書檯得知。
在尚書檯官員極被信任的情況下,劉璋也不需要單獨詢問兩個官員進行匯總。
“季休,君矯,如今秦國的餘糧有多少?”
楊洪,張肅二人出列,拱手下拜。
“啟稟秦王,益州連年豐收,糧倉爆滿!除去供給東軍一年的用度外,大司農登記另有存糧千萬石以上。”
“這還不包括商會用於對益州各郡縣的排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