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到幾天前帶著五萬大軍踏出赤谷城的雄心壯志,再看到身旁丟魂喪膽,極為狼狽的千餘殘兵,烏孫子心中充滿了悲涼之感。
置之死地而後生又能如何,還不是親手葬送了五萬大軍?
這可是五萬大軍啊!
對於烏孫國來說,絕對是重創,恐怕未來十年都難以恢復。
“大王,還是儘管離開吧,敵軍很快就會折返!”
烏孫將軍實在不想在這多待,立刻提出了撤離的請求。
被圍困的烏孫騎兵是有三萬多,可是根本堅持不了多久!
一旦覆滅,他們立刻會成為追逐的物件。
眼下沒人顧及他們,無疑是最佳的逃往時機。
為何不願離去,捨不得士兵是很大一方面。
還有一方面是根本不清楚為何會變成這樣!
可惜大宛使者和康居使者全都消失不見,這個疑惑恐怕要伴隨烏孫子很長一段時間了。
烏孫子自知無法探求真相,只能無奈的點了點頭。
“走吧。。。先回赤谷城。。。”
在烏孫子的帶領下,一千殘兵開始急速向東,準備按照原路返回。
眼下的當務之急,是儘快返回赤谷城。
烏孫是一個疆域很大的國家,佔地幾乎和大漢的河北之地相當。
同樣的,烏孫邊境接壤了許多的勢力。
西北面有康居,西面有大宛,南面有龜茲,這些都是與烏孫親善的國家。
但是在烏孫的東北面,卻是與匈奴接壤,二者經常爆發戰爭!
在烏孫的東面,還有幾部車師,二者的關係也並不怎麼樣。
烏孫號稱有精兵十八萬八千八百!
其中有三萬大軍部署在匈奴接壤的邊境,有大約一萬人部署在車師接壤的邊境。
剩餘的十五萬大軍,則作為機動部隊,在烏孫國腹地。
平時沒有事情的時候,放牧,作戰時,全部騎上戰馬。
這也是六十多萬人口為何能夠養將近二十萬士兵的原因。
烏孫國計程車兵,只有一小部分是純粹的,其餘大部分也就說民兵。
而這次烏孫子帶來的五萬大軍,就是完完全全計程車兵,也是烏孫國最為精銳的力量!
這股力量,一直被烏孫子死死的握在手中。
不論是抵抗匈奴,還是對抗車師,甚至這次征討西域,對決馬超,法正,烏孫子都沒有捨得派出去。
烏孫子恨不得用這股力量做西域唯一的王!
結果就是這麼藏來藏去,今日全都毫無意義的給葬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