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作戰計劃準備就緒,擊敗劉璋大軍只剩下了時間問題。
可是目下諸葛亮還有一個難題,擊敗劉璋需要江北的徐庶配合。
由於長江被魚覆水軍制霸,夷陵到夷道的這段水域都顯得沒有那麼安全。
諸葛亮的所有計策,都必須保證訊息的絕對保密。
因此,想要給駐紮在江北虎牙山的徐庶傳遞訊息,就變為了當下最大的難題。
先要翻山越嶺離開劉備當下的駐地,再沿著詭水直奔孱陵,再一路北上跨越長江。
這樣就可以直達南郡城下,距離夷道也有上百里的距離,足以確保安全。
只是這樣做也有一個問題,時間上非常緊迫,不能有一絲耽擱。
據諸葛亮估計,快的話三天的時間能夠到達。
稍微出點問題,可能就需要四天!
五天後就是發起總攻的時間,這就意味著沒有時間來將訊息傳回劉備大營。
徐庶目前是江北的大軍統帥,諸葛亮必須確定傳令之人一定能夠讓徐庶依令行事。
為了保證絕密性,命令且只能告訴一個人。
知道的人越多,越容易出現變故。
諸葛亮思慮之下,最終還是決定讓徐庶麾下的輔匡擔此重任。
劉備對於諸葛亮的決定表示支援。
這段時間以來,輔匡表現出的能力與忠誠,足以得到更大的重用。
再加上輔匡本人所在的輔家是南郡人,家族都在劉備治下。
有了家族作為牽絆,忠誠是不需要懷疑的。
對於輔匡本人來說,得知這件事後更是大喜過望。
他早就想在劉備麾下脫穎而出,如此艱鉅的任務無疑是一個契機。
輔匡對著劉備,諸葛亮連連保證,哪怕是日夜兼程,絕對不會耽擱半分。
即便是累死,也要累死在虎牙山徐庶的帥帳內。
當即諸葛亮將計劃以及江北大軍的行動計劃全部告訴了輔匡。
即便有心裡準備,輔匡還是不免驚訝的瞬身顫抖。
到底是何等智謀才能設計出如此環環相扣,毫無破綻的破敵之計?
這些都不重要了,對於輔匡來說,他要保證至多在第三天的晚上將抵達虎牙山。
江北軍的行動不算複雜,可是涉及到收集船隻,兩天的時間根本不算富裕。
就這樣,輔匡記下所有軍令後,沒有耽誤片刻,帶上兩名親信士兵就離開了大營。
一路翻山越嶺,不分晝夜的趕路,終於超額完成了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