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魚復到江陵這一段路途,劉璋所知道的一切只不過是歷史上劉備發動的夷陵之戰。
最終還以劉備戰敗,數萬大軍付之一炬所收尾。
至於司馬炎滅吳幾乎沒有參考性,畢竟那時候吳國已然沒有了名將。
如今坐鎮南郡的徐庶就算再差,也是被劉備和諸葛亮委以重任!
總都南郡軍事,才能必然是不容小覷。
可以說劉璋腦中沒有一個成功的經驗去告訴他如何處理即將發生的夷陵之戰。
而且目前和歷史極為相似!
劉備發動夷陵之戰時是率領五萬餘兵馬,如今的劉璋依舊是五萬餘兵馬。
那麼劉備面對過的困難,接下來極有可能都要轉接到劉璋身上。
因此接下來孟達對秭歸等地的描述,就是相當重要了。
孟達也不敢胡說八道,連忙在腦中回想這一路的過往經歷。
“啟稟秦公,從魚復到秭歸,再到夷陵,都是群山峻嶺,草木雜生,相當不利於進兵。”
“之前末將與龐軍師帶領五千人都難以施展,士兵礙於地勢只能依次排開。”
“若是數萬大軍進山,光是進軍的難度,就猶如登天!”
和劉璋想象中的差不多,難度不是一般的小!
怪不得龐統要親自冒險偷襲夷陵,徹底開啟前往江陵的通路。
“子度,若是強行進軍,結果會將如何?”
聽到劉璋的疑問後,孟達臉色極為難看。
“秦公。。。”
恰好眾人又都在看著他,讓孟達一句話都說不出來。
“但說無妨,不要等到大軍出征了才說。”
劉璋明白孟達的意思,還是讓他鼓足勇氣說出來。
至少讓所有人都知道,進攻荊州並非一件容易的事。
“遵命!”
得到劉璋的鼓勵後,孟達當即將心一橫,全都說了出來。
“秦公,各位將軍,秭歸城還好一些,四面比較寬闊,若是強攻,即便損失頗大也可以拿下。”
“可是秭歸到夷陵就非常難行了,連沿著長江走都做不到,只能深入叢林。”
“聽說龐軍師也是因為走到了最為狹窄處才被劉備軍伏擊的。”
孟達也不怕打擊眾人計程車氣了,事實就是這麼個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