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瑜的自信,並非無的放矢。
江東這個地方非常複雜,強如周瑜也必須細細謀劃才能行動。
當然困難是相互的,作為君主的孫權,此時也是如此。
江東不僅有江東派系,淮泗派系,還有一支不小的力量。
朝廷親自任命的揚州牧,漢室宗親劉繇的舊部。
當初孫策只不過是將劉繇趕到了豫章郡。
劉繇身為漢室宗親,朝廷親自任命的揚州牧,孫策怎麼敢殺害?
趕走劉繇已經是名不正,言不順了。
如果再殺了劉繇,孫策也別想在江東立足了!
因此劉繇逃到豫章郡後,又重新組建了州牧府及武裝力量。
只是沒過多久,劉繇就病死了。
劉繇的下屬擁立了劉繇之子劉基繼承了劉繇的大業。
劉基這個人沒有大的志向,直接就投降了孫策。
孫策正好缺少名望來統領江東,就接受了劉基的投降。
在周瑜的建議下,孫策任命劉基為豫章太守,仍統領劉繇的部曲。
不過孫策擔心劉基的力量太過強大,就將豫章郡一分為二,並讓周瑜親自率軍駐守在柴桑。
名為訓練水軍,實則為監視劉基。
這就與歷史上發生了偏轉,因為歷史上繼承劉繇部曲的並非劉基,而是劉繇的同鄉太史慈。
由於太史慈早早就歸順了劉璋,並沒有前來江東投效劉繇。
劉基這個人,可以說一點野心都沒有,治理州郡才是他最大的興趣。
對於周瑜突然進駐柴桑,劉基不僅沒有任何意見,反而是與周瑜一見如故,成了知己好友。
原因也很簡單,二人長得都非常帥,為人秉性也都非常相似,家事同樣十分顯赫。
因為在外人看來,周瑜與劉基是互相敵對的狀態,實際上劉基與周瑜的關係非常親密。
周瑜此次進攻江夏,帶來了中央軍的一萬五千人,可以迫使孫權必須給他物資援助。
背靠豫章郡,也可以獲得劉基的各自支援,包括兵馬錢糧。
實際上週瑜看似是三萬人,實際上背後是整個江東的全部力量。
對於如此複雜的關係結構,呂蒙根本不懂,這才一直都憂心忡忡,擔心一戰失利沒法交代。
實際上整個淮泗派系真正能夠了解周瑜為何如此膽大的非常少。
包括程普,韓當這些元老在內,沒有一個人能夠理解周瑜。
程普更是當眾反對周瑜進攻江夏,撂挑子沒有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