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起,你們馬家曾經掌握著武威以西的全部郡縣,對於如今的西域可否有所瞭解?”
馬超尷尬的搖了搖頭,他只能回給劉璋一個抱歉的眼神。
“主公,張掖郡,酒泉郡,敦煌郡地廣人稀,三郡加起來都不到十萬人。西海郡更是悽慘,全郡只有一縣,不到五千人!”
“當初我父親征集精壯後,根本沒有在這些地方留下駐軍,我們馬家的勢力主要在武威。”
原來是這樣!
劉璋終於明白馬騰為何總能拉起數萬大軍了,原來是將其他郡縣的青壯全都抓來了!
現在問題來了,馬騰佔據這些郡縣的時候就不到十萬人。
如今被馬騰揮霍了這麼多,這些郡縣還能剩下多少人?
“主公可是想重新設立西域長史府?”
成公英似乎看出了劉璋的意思,連忙出聲提問。
“不錯!”
劉璋也沒有否認,西域長史府意義非凡,它還兼顧著一條重要的道理。
“我想重啟絲綢之路,只有讓經濟發展起來,才能讓我們有源源不斷的軍資!”
打仗並不是單獨兩方的鬥爭,更多的是比拼國力!
通俗點來說,打仗打的是錢!
可能這個時代還沒有如此透徹的認識,不過劉璋身為穿越者,自然熟知戰爭的精髓。
如今冷兵器時代,打仗有一個無法逾越的問題,糧草後勤。
可是購買糧草不一樣需要錢財嗎?
只要重啟絲綢之路,必定可以大大加深長安與西域諸國甚至更遠地方的聯絡。
絲綢之路昌盛了,大宛馬的來源自然就不是問題。
“主公想要重啟絲綢之路,有一個不得不面對的難題。”
成公英的話,成功引起了劉璋的興趣。
“什麼難題?”
“首先要徹底解決整個羌族,其次向河西四郡遷徙人口。”
從古至今,想要發展一個地方,沒有人口是絕對不行的。
涼州,幽州,幷州,揚州,還有益州南部,這些地方為何總是非常落後?
有一個很大的問題就是人口稀少。
人口稀少的原因也很簡單,時常遭到異族的襲擾。
官軍無力保護百姓的存亡,百姓為了活命,只能選擇背井離鄉。
曠日時久,越來越多的人離開,邊境人口越來越少。
隨著人口減少,一系列的問題就會接踵而至!
連人都沒有了,拿什麼來抵禦異族的侵襲呢?
至少在涼州境內,最大的異族就是羌人,其次是氐人。
不過氐人以農耕為主,目前的威脅遠比羌人小得多。
在漢朝歷史上,羌人多次反叛,多次歸附,整個種族反覆無常。
漢朝四百年,經過二十多位皇帝,都無法徹底平定羌人之亂。
有羌人在涼州境內搗亂,絲綢之路註定充滿了坎坷。
不過在劉璋的規劃裡,羌人是他一定要完全解決的一個問題。
尤其是在韓遂的‘幫助’下,一戰覆滅羌人四十多萬,幾乎解決了羌人的全部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