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遂輕輕點了點頭,閻行親眼所見,也算是不幸中萬幸了。
“希望如此吧!”
由於輜重全失,韓遂無法安營紮寨,大軍在空地上歇息。
士氣稍稍恢復之後,韓遂立刻就派遣了大軍。
他要儘量收攏潰兵,還要找到五大羌族族長。
十萬大軍有九萬是羌人,韓遂只能壓住一時。
只有五位族長到來,才能徹底穩住羌兵的軍心。
好在一切都如同閻行所說,隨著時間的推移,越來越多的兵馬返回,五位羌族族長也帶領不少的下屬安全抵達了營地。
經過半天的收攏和尋找,夜晚之時,羌漢聯軍的兵馬已經漲到了二十萬!
儘管損失了十萬人,韓遂仍舊有了劫後餘生的感覺。
損失十萬和剩下十萬完全是天差地別的概念。
前者可能讓聯軍立即崩潰,後者仍然有可能戰勝劉璋取得最後的勝利!
不過韓遂的想法,並不代表五位羌族的族長的想法。
十萬大軍的損失,如果放到三十萬大軍的身上來看,的確並不是無法接受。
如果放到每個羌族身上,那就是每個部族損失了不到兩萬。
看似並不算多,但實際上每個羌族一共才出兵五萬,這一下就是近半的損失!
實際上不可能每個部族都損失同樣多計程車卒。
比如先零羌,只損失了不到萬人。
但是最開始承擔進攻任務的燒當羌和罕羌每個部族損失都超過了兩萬!
兩萬對於韓遂,馬超來說也許不算什麼,但是對於羌族族長來說,幾乎到了無法忍受的地步。
“韓刺史,一戰損失十萬人,你不應該向我們有所交代嗎?”
出乎韓遂的預料,最先發難的是竟然是卑羌!
卑羌作為中立派,能夠參加聯軍多少也受到了脅迫。
如今一戰損失將近兩萬,立刻讓族長帶屶感受到了危機。
其他四個羌族都是兩兩聯合的關係,即便有些損失還能接受,畢竟還有盟友的存在。
但是卑羌不同,卑羌一直都是獨來獨往!
一旦損失超過一定限度,那麼五大羌族立刻就會變成四大羌族,卑羌甚至有被滅族的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