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璋一笑,慢慢的站起身,邊走邊說。
“是用武之地不假,可也是四戰之地!若以荊州為根基,難免四處受敵!”
“而且荊州水域複雜,又有長江天塹,非水師不能守!”
“揚州同樣如此,水師強大方可縱橫荊揚!當然還有最重要的原因。”
“世人皆知,南舟北馬,南方之地不產戰馬,而中原河北一馬平川,若無騎兵,何以爭霸天下?”
“荊州揚州只可裂土割據,我劉璋心懷大志,豈能劃地自封!”
好志向!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賈詡荀攸心中同時讚歎一句,就憑這一點,劉璋就值得他們效忠!
“這也是我第二步佔據涼州的原因!益州之地,道路險塞,沃野千里,此乃天府之土。向西只需扼守三峽川口,荊州十萬兵馬不得過。向北扼守陽平關,關中兵馬只能望關興嘆!”
“到時只需解決南蠻,即可整合益州,兵屯漢中,北上涼州!”
劉璋說的激昂慷慨,彷彿已是成竹在胸。
劉璋對自己的規劃是十分自信的,結合了二千多年的經驗。
他也知道中原和河北要比巴蜀西北之地繁華的多,但紮根中原和河北變數太大。
首先就要面對曹操,袁紹,袁術等強敵,其次還要面臨四面受敵的困境,遠不如走劉邦的老路。
根據劉璋對東漢末年諸多頂尖謀士的認知,對於戰略規劃最頂級的分別是荀彧,魯肅和諸葛亮。
荀彧幫助曹操一統中原,更是為孫權制定了二分天下之計,比諸葛亮的三分天下更早!
諸葛亮就不用多說了,幫助劉備跨有荊益,成就帝業!
荀攸在歷史的記載是長於軍略,大概就是行軍打仗出謀劃策,臨陣能力非常強。
賈詡則是軍事戰略家,二人都可稱為算無遺策,經達權變。
具體的戰略規劃能力強不強,有沒有自己獨特的見解,劉璋也不是十分確定。
“二位先生,我的方略,可有什麼不妥之處?”
劉璋內心是十分自信的,諸葛亮失去荊州之後,最中意的地方也是涼州!
荀攸賈詡陷入了沉思,他們心中的首選目標肯定不是偏遠的益州。
劉璋自己也說了,益州沃野千里,那轉運糧草必定十分困難,稍有不慎,就將困死蜀地!
但換個角度想,劉璋的規劃已經非常詳細了,一環套一環,也看不出太大的紕漏。
只要一步一個腳印的按照計劃行事,終能形成戰略目標!
“主公,現在最大的問題是第一個目標,佔領益州。是武力奪取?還是如何?”
喜歡開局截胡五虎上將請大家收藏:()開局截胡五虎上將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