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君臨忽然皺起了眉目,心道:“雖然我覺得用五行平衡之法可以解決我體內的隱患,但這也只是理論上的,並沒有實踐過,萬一……”他拳頭捏起,暗道:“哼,沒有萬一,一定能成功的。”
旋即,柳君臨又想:“陽為火,降龍神功至剛至陽,五行屬火。陰為水,九陰無相功至陰至柔,五行屬水。嗯,我現在還要找金、木、土這三門武學,湊齊五行功法。”
緊跟著,他又是露出了憂愁,暗道:“可是,這裡的武功秘籍似乎沒有能夠與降龍神功和九陰無相功相提並論的。要是找差一點的武學秘籍來修煉,那無論是真氣的品質還是數量,都無法和降龍神功的至陽真氣以及九陰無相功的九陰真氣相比,這樣的話,五行照樣會失去平衡,極有可能會造成不良後果。倒是仙道神通……”
他在仙道神通的書架上找了五本經書。
《白帝金皇經》、《青帝木皇經》、《黑帝水皇經》、《赤帝火皇經》、《黃帝土皇經》。
“五帝在天為五行,在方為五方。在色為五色,在人為五臟。青帝居東,護魂治肝;白帝居西,待魄治肺;赤帝居南,養氣治心;黑帝居北,通血治腎;黃帝居中調和脾胃。五帝與天地同在,陰陽始判,化生五行,人有五臟,故欲達天人合一。”
柳君臨看著手中的經書,言道:“這五門仙道神通,正好對應了金木水火土五行,而且神通等級也都是同一個級別的,倒是很好的修煉選擇。只是,武道內力似乎跟仙道真元還是有些差別,要是我修煉這五本經書的話,那至陽真氣和九陰真氣會不會造成干擾?還有,五行亦有相生相剋之理,這會不會造成什麼不良的後果?”
他躊躇不決,沉吟了一會,他才下了決定,暗道:“不管了,先修煉試試。如果實在是不行,那再想其他的辦法。我現在就先修煉赤帝火皇經和黑帝水皇經,將至陽真氣和九陰真氣化為精純的火皇之氣和水皇之氣,然後再修煉其他的三門神通。”
既然下了決定,柳君臨也就不再遲疑。
他閉目盤坐,五心朝天。有天地靈石在,他很快就進入了定息狀態。
凡修行之人,須要定息。息者,正也、安也,順也,歸也,伏也,寧也,靜也……心定則氣寂。氣寂則神靜,神靜則靈空,靈空則寂滅,寂滅則無事,無事則清靜、清靜則道生,道生則自然,自然則逍遙。
柳君臨分心兩用,緩緩運轉黑帝水皇經和赤帝火皇經。
他的身體空靈,心鏡空明,心無雜念,虛極靜篤。心靈遁入杳杳虛空,一呼一吸都變得自然均勻,把自己和天地融為一體。一點先天靈光杳杳冥冥,溝通天地自然,身體百脈千穴開合自如,吞吐天地元氣,他體內至陽的龍神真氣和至陰的九陰真氣也漸漸的化為精純的火皇之氣和水皇之氣。
而且,在他運起黑帝水皇經和赤帝火皇經的時候,他頭頂上的天地靈石垂下無數光芒,從柳君臨頭頂的百會穴進入體內,然後著順身體的穴道流通,最後進入納於先天氣穴丹田),化為自己的力量。
柳君臨從練功中醒來,感受體內情況,暗道:“才轉化了不到百分之一。”想了想,他也就釋然了,黑帝水皇經和赤帝火皇經確實高明深奧,但他現在功力不強,也是初練這兩門神通,再加上,有幾次兩股真氣在衝脈時,形成衝撞,差點讓他經脈斷裂。不得不讓他降低運功速度,他現在能轉化這麼多,已經很不錯了。不過,有了好的開頭,這對他來說可是天大的喜訊,他一刻也不敢遲疑,又繼續練功……
近四個月後,柳君臨終於將體內的龍神真氣和九陰真氣全部轉化成精純的火皇之氣和水皇之氣。
火有炎熱、向上之性;水有寒涼、滋性。
兩股真氣如今在其體內,連綿遊動,火熱交替,有時如靠近一座火爐般,渾身炎熱,有時又如同進入冰窖,渾身冰涼,有時候,兩股真氣相碰在一起,令他疼痛難忍。
柳君臨暗道:“水火不相容,我必須要抓緊練好其他三門真經,做到五行平衡,要不然等火皇之氣和水皇之氣再強壯起來,我必然控制不住,那我也必定在兩股真氣相互衝擊之下,脈斷人亡。”
水生木者,因水潤而能生,故水生木。
木生火者,木性溫暖,火伏其中,鑽灼而出,故木生火。
火生土者,火熱故能焚木,木焚而成灰,灰即土也,故火生土。
土生金者,金居石依山,津潤而生,聚土成山,山必長石,故土生金;
金生水者,少陰之氣,潤燥流津,銷金亦為水,所以山石而從潤,故金生水;
按照五行相生之理,柳君臨接下來修煉青帝木皇經,黃帝土皇經,白帝金皇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