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什麼?皇兒有訊息了?”頓時,喜極而泣的孫太后淚光閃動。
李永昌趕忙將信遞到了孫太后身前。
孫太后拂去眼角的淚水,道:“算了。李永昌,你念給哀家聽吧。”
李永昌彎腰拾起書信,拆開唸了起來。
............
用盡半晌功夫,口乾舌燥的李永昌才將信中內容全數唸完。
孫太后聽完書信時,淚如泉滴亦須乾哭得不成人形。她想著自己又愛又恨的兒子,不由痛罵:“這逆子真是不省心!”
“太后勿要傷心,皇上出宮一行且是為我大明著想吶。”金濂見梨花帶雨的皇太后一直哭個不停,自己根本沒機會稟報要事,心中那是著急萬分。
容孫太后好不容易止住淚水,這才想起下面的金濂等候多時。擦淨淚水平定心情,她正襟危坐問道:“金尚書方才說有要事稟報,不知是何要事?”
金濂支支吾吾地將軍糧出京一事盡數道了出來。
孫太后聽了金濂道一席話,當時只感眼前昏花,險些倒了下去。“甚麼?軍糧送出京師發給逆賊了?大明怎麼會變成這樣。先皇,臣妾有負你的重託啊!”
“太后,太后。”宮女見皇太后身子坐立不穩,一同跑來扶住了她。
金濂見皇太后傷心至極,為此撲通一下再次跪到在地。“老臣有罪,老臣管控國糧失職,才讓軍糧運出京師,請太后降罪。”
孫太后並未發話,一直過了半晌,才示意李永昌扶起金濂,溫和說道:“此事乃是逆賊之故,並非金尚書之錯,金尚書不必自責。”
金濂面帶感激之情。“多謝太后。”
接著,金濂繼續進言“以防禍害之變擴大,請太后下達懿旨出動京畿軍隊協助於少保追回軍糧,再派人捉拿相關叛黨賊子。”
“準了。”孫太后答應後,虛弱地對李永昌吩咐:“李永昌,你速起草一份懿旨蓋上大印,讓金尚書轉交給於少保。”言罷,孫太后無力揮了揮手:“好了,哀家累了,都退下吧。”
就在這時,大殿門外一名宮女悄無聲息跨著彆扭步伐消失在角落。她出了坤寧宮步履如飛般來到了司設監,還沒到司設監正屋,她便疾聲大呼:“乾爹,乾爹。”
屋中的太監聽見呼喚,忙走出正屋來探望。見自己義子一身粉裝女人打扮,心中不但沒有惡寒之情,反倒眉目中閃過了一許怪異之色,這也許和他太監的身份有關吧。
小太監跨上臺階,氣喘吁吁地說:“乾爹,金尚書去坤寧宮稟報了極為重要的大事。”
老太監心中一緊,忙領他進了屋中,問:“他們都在坤寧宮中說了什麼?”
小太監將在坤寧宮的所聞,從頭到尾原文不斷地陳述給了老太監。
老太監聽完石破天驚的訊息,心中砰砰砰跳個不停,他突然意識到這次可能是個絕佳的機會。於是,太監先派人將此事帶出京師傳給自己的京外黨羽。爾後,再派人喚來自己門下的兩名清客。
馮益聽聞公公召喚自己,激動不已來到了司設監。“馮益拜見公公。”
老太監見他到來,大喜不掩於面:“馮益,咱家喚你前來只因一份困惑纏繞著心中,久久不能解開。”
馮益站直了腰身,輕輕問道:“公公可將這份困惑說給馮益聽聽,在下定當盡全力幫助公公解惑。”
老太監屏退了屋中所有人,開心顏的他笑得合不攏嘴問向馮益:“古來往今的歷史上有沒有宦官子嗣登上了皇位,或是自己建立了朝國?”
馮益一聽他口中說出的大逆不道之言,瞬間瞪目結舌打著顫。
馮益從一開始成為太監的門客時,曾單純地以為;公公一切所作所為不過是為了登上一人之上萬人的位置,權傾朝野擅權作福。猶比如唐朝中期權宦太監“李輔國。”
喜歡朕乃大明戰神請大家收藏:()朕乃大明戰神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