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衙門事務繁多,我就先告辭了。”馬師爺朝楊喜兒拱了拱手,大步流星出了網紅閣。
待馬師爺走後,楊喜兒仔細回憶了一遍,最近有沒有幹什麼違法亂紀的事,不然何至於被縣太爺給盯上。
思來想去,她確信自己行得正、坐得端,妥妥就是個遵紀守法的好公民。
難不成真是找她商討安嶺縣未來發展方向?
可她就是個做生意的,城鄉發展這類問題,她完全一竅不通。
罷了,明日事明日再說,她也不瞎琢磨了。
翌日上午,楊喜兒收拾妥當後,腿著去了衙門。
今日勞捕快當值,一見到他,立即笑得見牙不見眼:“您可算來了,蔣縣令在會客廳等著您吶!”
楊喜兒道了聲“有勞”,跟著勞捕快去了縣衙的會客廳。
蔣縣令已經備好了茶水點心,見楊喜兒到了,竟主動起身迎接:“辛苦楊老闆跑這一趟。”
楊喜兒有些受寵若驚,忙拱手行禮:“民婦見過蔣縣令,不辛苦。”
單是看蔣縣令的態度,楊喜兒便心知今日領導找她喝茶,應當不是為了找她麻煩。
但看蔣縣令這個熱情殷勤的態度,她的心裡更沒了底。
蔣縣令邀請楊喜兒入座,見她有些拘束,笑眯眯道:“你不必緊張,今日請你前來,的確是有求於你,若非衙門瑣事太多脫不開身,應當是本官親自登門拜訪才是。”
楊喜兒忙道:“蔣大人為民操勞,不知民婦能為大人如何分憂?”
蔣縣令也不拐彎抹角,直言道:“聽說你莊子上的番茄又成熟了?”
楊喜兒頷首:“不錯,這是第二茬了,縣令若是喜歡吃番茄,明日我讓莊子上的夥計給您送幾筐來。”
蔣縣令擺手一笑:“莫要誤會,本官可不是為了向你討要番茄吃,本官就是想問問,這番茄的生長習性和產量如何。”
楊喜兒一怔,還是如實回答:“番茄的確是高產量作物,種得好的話,畝產兩萬斤以上完全沒問題。”
“至於生長習性,番茄在咱們北方,可以種植三季,三四月份需要兩個月方能成熟,五六月份大概需要五十天左右,七八月份的話,四十天左右便能採收,九十月份的生長週期和三四月份差不多。”
隨著她的耐心講解,只見蔣縣令的眼睛越來越亮。
楊喜兒話音一落,蔣縣令乾脆站起身,朝她拱手作揖:“我有一個不情之請,還望楊老闆成全。”
楊喜兒一驚,也趕緊起身回了一禮:“蔣大人不必多禮,直說便是,若是民婦能辦到的,民婦定當盡力而為。”
蔣縣令神色一肅:“那我便直說了。”
原來,因著有四大家族撐場子,安嶺縣看起來要比北安府治下的其他縣城富裕許多。
但,這都是表面現象罷了。
除開四大家族,北嶺縣貧富懸殊相當嚴重。
尤其是底層農民非常窮困。
一旦遇上荒年,連賦稅都交不起。
老百姓一年到頭能吃上一兩回肉都算是不錯了。
蔣縣令看在眼裡急在心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