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世,一到夏季,她總會自己親自搓一些冰粉,而後在冰箱裡冰鎮著。
每次忙完吃上一碗,消暑又解渴,甭提多美了!
她當即走上前,隨手摘下一個小燈籠掰開。
裡面果然滿是褐色的石花籽。
楊喜兒欣喜不已。
她當即招呼大頭一起來摘小燈籠,又讓謝老頭拿來了一個簸箕。
沒一會兒,幾人便摘了大半簸箕,目測少說也有三四斤。
“娘,咱們摘這個做什麼?”大頭雖然不解,但手下動作依然飛快。
楊喜兒見簸箕很快便要裝滿,拍了拍手道:“可以了,等中午拿回去,娘給你們做好吃的。”
大頭沒應聲。
這燈籠草他從小見到大,也沒聽說能吃啊。
楊喜兒見謝老頭頗為拘束地站在一旁,似乎在等著她裁決他的去留。
她當然不會留著吃閒飯的人,但眼下確實需要他。
“這樣吧。”楊喜兒清了清嗓子,“日後也不需要你除草了,只要每日將這燈籠草收集起來,我便留下你。”
謝老頭頓時滿眼喜色。
楊喜兒卻不忘適時敲打他一番:“每日絕不可低於三十斤,我隔幾日便讓人來收一次,若是不達標,我便不留你。”
“東家放心!”謝老頭大著嗓門應下。
摘完石花籽,楊喜兒打算再去看一看這莊子自帶的宅子。
原以為四百兩買下一個城郊的莊子已經算是賺了,卻不想莊子還自帶宅子。
屬實是意外之喜。
想必當初建這莊子的人多少是用了心的。
二進宅子雖然不大,但卻是青磚瓦房。
前後院各帶兩間廂房,後院還有灶房和庫房,以及一口井。
謝老頭住在後院。
楊喜兒對這個小宅子很滿意。
好好修葺一番,日後無論是招工還是自己住,都是極好的選擇。
“東家,您先坐著,我去給你們泡茶。”謝老頭從堂屋搬出一條長條凳,有用袖子擦了擦,這才擺放到楊喜兒面前。
而後一頭扎進灶房生火燒水。
楊喜兒沒坐,卻徑直走向了院角的那口水井。
如今城中四處缺水,水可金貴著呢。
是以,看見水源她就有點管不住手,總想扒開瞅一瞅。
掀開井蓋,楊喜兒呆住了。
在城中水井幾近乾涸的狀態下,眼前清凌凌的井水幾乎快要滿溢位水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