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著心裡得勁,沐大頭趕馬的速度又快了幾分。
很快,母子倆就回到了村裡。
村裡的人圍上來,剛想說些什麼,就看到少了一人。
他們不禁疑惑道:“沈氏呢?走了?”
不應該啊。
狗子不是還在這嗎?
“我有別的生意,需要她在縣城裡操持。等過兩日,我再去接她。這兩天,就託各位嬸子多多幫忙照看狗子了。”楊喜兒視線看向大家,語氣緩緩。
家裡本就有四個小孩,再加狗子一個。
她怕湯氏母女忙不來。
若是有其他嬸子能幫襯下,就再好不過了。
作為她堅決的擁護者,方嬸子當即就道:“我來,反正一次性碗筷做好了,暫且也沒事做。你放心,我帶孩子的經驗多著呢。我的三個孫子,都是我一手拉扯大的。”
楊喜兒頷首謝過。
話說到這,村長略一沉吟,就問:“咋樣?東西都賣出去了嗎?那堯掌櫃,可還滿意?”
他話音剛落,其他人紛紛期待地看向她。
楊喜兒自寬袖拿出一兩銀子,揚了揚:“成了。價格,跟原先談好的一樣。咱全村加起來,攏共得了一兩銀子。至於各家該得多少,村長你空了就給大夥算算。”
分錢他在行。
村長自然喜不自勝地把銀子接過了。
楊喜兒站在大家面前,視線掃過大家,語氣略帶了幾分欣喜:“堯掌櫃很滿意,說是咱的銷量,鐵定能好。所以大夥得了空,就放心地做吧。我讓大頭一月進城一次,幫大夥送貨。”
她話落,人群就騷動起來。
雖說這銀子賺得,沒賣雪糕那麼多。
但貴在細水長流,更貴在誰都能做。
老人小孩在家左右閒著也是閒著,能賺點就賺點。
再說了,這個進項,放在以前,也是不敢想的。
大夥想罷,紛紛道了謝。
要不是有楊氏,他們哪能窩在家裡都能賺銀子呢。
不過,卻也有人提了個比較現實的問題:“雖說竹子砍了還會長,但是粗竹子少了,旁邊幾個村子,會不會有意見。特別是桃花村,我見他們這兩日頻頻地湊過來打聽訊息呢。”
不怪他多心,實在這是公家的東西。
他們村若是這麼一直砍下去,只怕去村的人,會有意見。
楊喜兒自懷裡拿出公文,遞給了村長:“村長,你來說吧。”
村長面露疑惑,伸手接過。
等他看了公文上的字時,腳都要抖了。
“楊氏,這……是真的嗎?”
“竹林和第四座山,你真買下來了?”
他說這話時,舌頭都要打結了。
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