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氏喃喃自語,眼神陡然一亮:“嬸子,你說得對,往後我要好好賺銀子,把狗子拉扯長大。”
話說到這,楊喜兒拍了拍她的肩膀,以示寬慰。
繡品的事情落地後,她就尋了村長,把一次性碗筷的事說了。
末了,她遞給村長五匹棉紗:“讓大家做仔細了,爭取給顧客們落個好印象。往後,咱這生意就能細水長流。另外,砍竹子的時候,不要扎堆去,省得讓其他村的人瞧去了,又來阻止我們。”
說到這,她暗自下了決心。
等進城後,她要先把竹林買下。
他們往後都要做這門生意,就勢必要有自己的竹林。
不然,等其他村的人知道他們賺錢了,估計會想方設法地搗亂。
不管是什麼年代,患眼紅病的都不少。
村長面露欣喜。
他當即就奔走相告,把這好訊息告訴了其他人。
村民們聽了,紛紛載歌載舞。
“太好了,咱以後,就算真正穩定下來咯。”
因著壯勞力們要出工開荒,是以,做一次性碗筷的,只有老人小孩。
楊喜兒和沈氏,也加入到了這個陣營。
不過,她們也只是幫忙。
做好的碗筷,該誰的,還是誰的。
村民們對於倆人的幫助,自然是感激不盡。
是以,連著幾日,倆人都收到不少蘑菇野菜。
忙忙碌碌的,不消幾日,村中所有存留的筷子竹節,就全部收拾妥當了。
因著馬車上滿滿當當的都是打包好的物品,是以,這次進城的,只有楊喜兒和沈氏,外加趕車的沐大頭。
進城的第一件事,自然是去百貨店交貨。
那堯掌櫃見了如此精美的一次性碗筷後,眼睛都看直了:“就憑這個包裝,咱的東西,鐵定能大賣!”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他忙數了數,等確定了數目後,就從櫃子裡拿出二兩銀子。
“棉紗的成本,是900個銅板。一次性碗筷,攏共加起來是一兩。多出來的100銅板,算是我請您喝茶了。”
他對這做工實在太滿意了。
他相信,這一定能賣個好價格。
他鋪子的生意,也會逐漸響亮。
這額外的100銅板,給得不虧。
楊喜兒也沒推辭,順手就接過了。
下一站,自然就是麗娘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