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漢子聽了,也紛紛附和。
楊喜兒沒解釋,笑道,“很快,你們就知道了。”
她都這麼說了,其他人還能說什麼呢?
自然是把滿肚子的氣憋了起來。
楊喜兒見狀,勸道,“好了,逞一時口舌之快沒用,都打起精神來!這些原先削下來的樹杈子,就夠我們撿兩天了。趕緊的,該捆的捆,該背下山的背下山。”
見大家都稍稍提起了精神,她才鬆了口氣。
血性漢子嘛,就愛幹架。
但很明顯,現在不是幹架的時候。
因著心中有氣,大夥撿柴捆柴的時候都帶了幾分情緒。仟千仦哾
但同時,速度也快多了。
等他們揹著滿滿當當的柴火回到村裡時,天還亮著呢。
留守在村裡的村長見了,趕忙迎了過來,“大家好樣的!才半天,就揹回來這麼多。快,趕緊把柴放下,歇著去吧。”
農家人碼柴火都有訣竅。
不多時,一堆柴就在地上碼得整整齊齊的。
大夥看著,就覺得身上暖了幾分。
這都是他們過冬的仰仗啊。
村長心生感慨,“若是每日都能撿這麼多,北安的冬天就是再長,我們也能安然地渡過。大夥鉚足勁,每日自動結伴上山。人楊氏不可能天天給你們帶路的,知道了嗎?”
大夥紛紛應了。
那是自然。
累著誰也不能累著他們村的活菩薩。
楊喜兒沒說話。
因為她確實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
她語氣委婉地把路遇魏婆子的事給大家說了,又在大家想鬧開時,適時開口,“不怪人家說,咱確實窮。”
她揹著手,語氣緩緩地給大家分析了下現狀,“安置糧下來後,這個冬天,我們就餓不死。但僅僅是餓不死而已。”
“但菜呢,肉呢,咱哪樣不缺?”
“北方雪季比我們想象中長。到時候雪一下,植被什麼的就全被覆蓋了,我們沒任何機會補充食物。”
“大人還好,扛著扛著就過去了,但小孩呢?光靠喝那點羊奶,就能長大了?”
她這番話,像是一盆冷水,潑在了所有人身上。
最近日子過得順暢。
以至於他們都忘記這茬了。
有人抱著孩子顫抖著問,“那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