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宗保佑,這一關總算過了!”
老人們又開始紛紛朝南跪拜。
要說大夥到了北方後,最怕的是什麼?
那就是寒冷。
之前那場大雪,那種刺骨的冷,還深深刻在所有人的腦海裡。
“棉袍只分大人小孩,尺寸是不分的,大家一人領一件。都保管好了,這可是保命的東西。”楊喜兒笑了笑,開始招呼大家領棉袍。
人人都沉浸在往後可溫飽的喜悅中。
只有村長,看著這麼一堆東西,想到了一件事,“這……花了多少銀子啊?”
若是楊氏自己貼了錢,他定是要給回去的。
楊氏給村裡帶來的福氣已經夠多的了,村裡再花她的錢,實屬不該。
楊喜兒聽他這麼一問,就知道他在想什麼。
幸好她也提前做好了準備。
她神色如常,語氣淡淡道,“大夥還記得包程吧?他就是開藥材鋪的。託他的福氣,咱的人參,賣了個高價。我到那裡時,剛好碰上一個員外,家裡有生病的孩子。他一聽說咱的人參是山裡貨,直接給了我30兩。”
大家一聽,倒吸一口涼氣。
楊喜兒見大家信了,又繼續忽悠道,“還有咱的藥材,以及之前劉管事之前給的那錠銀子。這一趟我們攏共得了……”
她頓了頓,伸出四根手指,神神秘秘道,“40兩!”
吹吹牛,說個雙倍不為過吧……
反正在他們眼裡,人參就是頂貴頂貴的玩意,真實的價格,他們是不清楚的。
果然,除了村長,大家都深信不疑。
村長作為見多識廣的,當即就面露疑惑,“不該呀,咱南方,就是價格最貴的時候,一棵人參也不過五兩,平常時候,二三兩都是能買到的。還有那些藥材,也不像能賣十兩的樣子。”
“這是北方,又冷又溼的,人參和藥材都難長,貴些也正常。”楊喜兒忽悠起人來,眼睛都不帶眨的。
村長聽罷,果然打消了疑慮。
倒也是。
他們前日進山,除了那山洞,確實沒在別的山坡看到什麼藥材。
怕後面大家進了城後知道物價會漏餡,楊喜兒又補充道,“原40兩,是不夠買這些東西的。就拿咱的棉袍來說,大人一件就得半兩,小孩的也要300多銅板。”
“但我運氣好,遇到了個善良的掌櫃。她一聽我是災民,就把倉庫裡去年積壓的棉袍拿出來,成本價賣我了。也因此,後頭我才有剩餘的銀子買糧食。”
提到運氣二字,大夥哪能有半點懷疑。
就連村長,都開始深信不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