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下輪到老闆娘站不穩了。
“75個大人,20個小孩。我瞧老闆娘是實誠人,想來也能給我個實誠的價格。”楊喜兒見狀,又細化了下需求。
“你容我算算。”老闆娘連忙拿起算盤噼裡啪啦起來,好一會,她才抬頭,“40兩,至少40兩。”
能便宜4兩,估計已是極限。
楊喜兒也不貪心,當即就道,“成。”
一刻鐘沒到,就成了筆大單子,老闆娘自然喜不自勝。
她轉頭拿出上好的碧螺春,泡了一壺,才去倉庫裡打包。
等她走了,楊喜兒也顧不得品茶,趕忙從儲物櫃裡拿出4錠10兩的銀子。
這銀子正是小公子的管家拿來的謝禮。
兩排,攏共12錠銀子,一錠約莫10兩。
至於賣藥材得的15兩以及劉管事那錠5兩的銀子,她打算拿來買些別的。
不消多時,老闆娘就從倉庫裡出來了。
“客官,棉衣已備好,可要我安排人給你送上門?”她問。
楊喜兒指了指外頭的大板車,語氣緩緩,“不用,幫我綁到車上吧。”
老闆娘聽罷,頗為意外。
但她也沒說什麼,又進倉庫把棉袍搬出來。
她手腳麻利地把棉袍包在布匹裡,用繩子捆個結結實實的,再用兩根繩子固定在板車上。
古人的打包方式,倒挺別緻的。
楊喜兒內心感慨了一番,而後上前一步,把4錠銀子遞過去,“諾,錢貨兩清。”
“雲姐我啊,就喜歡你這般爽快的客人。”老闆娘接過銀子後,心情大好,“我瞧你年紀應該比我小,你就叫我一聲雲姐。往後你來我家布莊,我都給你打八折。”
八折?
那都至少讓利3成了。
這個朋友她交了!
“雲姐,那這個便宜我可就佔了。”楊喜兒也不扭捏,當即就把其他需求說了出來,“入冬前,我家兒媳大概就要生產。雙生胎,你看該準備些什麼好?”
要是在現代,管他什麼冬天大雪天,暖氣一開就好了。
但,這是古代……
雲姐先是道了聲恭喜,而後才起身從架子上取了一匹佈下來,“這是綢緞,比絲綢錦衣便宜,又比粗布麻布順滑。一般有新生娃的人家,都會買上一匹,做成裡衣和尿布。至於保暖方面,外頭穿個棉袍,就準沒錯。”
“一匹綢緞多少銀子?”楊喜兒問。
雲姐伸出手,比了個三,“只消300銅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