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們更是直接哭了起來:“要吃,還要吃!”
這倒不是什麼大事。
小溪裡,螃蟹還是一堆堆的,撈都撈不完。
嘗過味的漢子們,這次倒是集體上陣了,全部都拿了個框下去撈。
等楊喜兒回過神來時,大夥已經撈了約莫10框螃蟹。
乾脆累死她算了。
楊喜兒又去摘了好些紫蘇,這才下油起鍋。
這次用的是大鍋,一鍋能煮五框螃蟹。
楊喜兒邊煮邊交代旁邊的嬸子,讓她把做法記住。
被挑中的嬸子自然是喜不自勝,一個字都不敢漏聽。
這要是學成了,就是獨門絕活。
有一門手藝,祖祖輩輩的溫飽就不愁了。
約莫兩刻鐘,一鍋螃蟹就好了。
這次楊喜兒只吃了兩個,就沒再吃了。
村裡人,包括村長,都一湧而上,生怕手慢了就吃不上了。
導致到了最後,野豬肉還剩些,螃蟹卻是沒的了。
“我們樹林村,何時開始這般奢侈了?”有老人看到剩下的野豬肉,感慨道。
野豬肉,就是沒逃荒前,那也不是家家戶戶都吃得起的。
更何況這是逃荒路上。
“給村裡的老人小孩一人分一塊。”楊喜兒建議道。
這種時候,要是浪費肉,會遭天譴的。
單獨得了肉的人,都把肉當寶,藏起來。
楊喜兒趕緊提醒道:“待會消消食,就該吃了,不能放。肉爛了,沒營養不說,還會吃壞肚子。”
菩薩說的,就要聽。
老人孩子們都紛紛點頭。
這時有婦人建議道:“這天還早著呢,要不我們再撈點螃蟹?”
這玩意,實在好吃得緊。
“倒也不用太多,剛才還剩五框,再撈五框就夠了。”楊喜兒坐在草地上,指了指小溪裡的螃蟹,給大家科普道,“螃蟹性寒,咱女人不能吃太多。且螃蟹喜涼,不好養活,兩個兩天,怕是都要臭了。”
大家聽了,不免有些遺憾。
“好吃的東西多了去了,沒必要遺憾。”楊喜兒躺在草地上,氣定神寧看天。
小龍蝦、瀨尿蝦、蚱蜢……
嗯,啥都能吃。
大夥一聽,內心的遺憾倒是少了些。
是呀,她們有楊氏,以後好吃的東西還能少了?
漢子們麻利地下了水,又撈了五筐螃蟹。
這時,有其他災民經過了,都紛紛駐足。
這一村子人都停在溪邊,莫非,有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