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曦中的半緣村,鑼鼓喧天,鞭炮齊鳴,數條盤延“之”子形的灰石道上,人頭攢動!
“鼓掌,鼓掌!”
懷抱秧子的村長,不時的伸出隻手示意村民道。
不過年不過節,燃放的鞭炮只是用來歡迎新來的護林員李天狗一家三口。
白色煙霧飄飄蕩蕩如同幽靈!
個頭不高揹著碩大雙肩包的李天狗,仰著頭望著之形走道上很是熱情的鄉親們。
走在前頭的桃花看著這一切,也由小巴車上的不耐煩變得滿目微笑。
清水倒滿大白瓷碗。
上槽牙外露的村長,顫巍巍的將瓷碗遞到下坡道的狗子面前。
“村長,你這是幹啥!”狗子仰著頭看著上坡的村長,不明所以的問道。
“這是咱半緣村的老傳統,農林一家魚水情嘛!”
“進村三碗水,把你們大家當最尊貴的客人待啊!”
村長說完,人群中有著兩顆尖門牙的老鄉親,伸出三根手指介面道。
總之,這是半緣村最高的禮節,只用來歡迎最尊貴的客人。
“停,休息會。老沈頭等會重拍的時候,你聲音再大點。”
這部片子從頭到尾都是現場收音,剛才周遭附近的聲音太嘈雜,收音效果不好,王錚只能叫停。
一句話說完,他乘著暫停的間隙灌了一整瓶礦泉水。
短袖體恤的王錚尚且熱成這樣,身穿棉襖或者搭配線衣厚布褂的演員,那就更別提了。
三臺大功率的風扇一開,吹的現場嗚嗚響,還好演員的定位不是俊男靚女,人物造型也都是最接地氣的老百姓,要不然造型師和化妝師得累死。
這一大整場歡迎的鏡頭,出現的人物比較多,王錚預計要兩天時間才能拍完。
“打電話讓人送點菲林過來!”
一句話丟給劇務,他拍拍屁股起身繼續開拍。
土味的方言歌聲響起,架在人群外的攝像機,在村民們臉上掃過後,開始尋找歌聲的來源。
“英雄進了半緣村,英雄他叫李天狗……”
“自古好馬配好鞍……”
“龍生龍,鳳生鳳……”
憨厚的李天狗舔著上唇有點羞澀的轉過頭。
來時的不快早已拋到九霄雲外的桃花,不好意思的看了眼身旁的狗子低頭咧嘴。
穿的鼓鼓囊囊的秧子,用那雙烏溜溜的大眼,盯著頭上包著白手巾的唱歌之人,有點好奇,有點懵懂。
“停,非常好!”
王錚用一聲讚賞,外加個大拇指送給客串的村民。
“高手在民間,古人誠不欺我。”他感慨道。
唱歌的村民就是本村的普通莊稼漢子。
沒演過戲,不知道什麼鏡頭,不懂的畏懼,王錚叫唱就唱,而且唱出來就得讓人叫好!
“早上就到這,簡單收拾下準備吃飯。”
大熱的天,演員敬業沒怨言,工作人員沒鬧騷,整個團隊開始變得越來越默契。
這一切變化讓他感覺高興,他一高興,還順帶著把劇組一日三餐的伙食標準,都給拔高了一截。
要是在其他的劇組,這種事壓根就不可能發生,最多就是劇組的製片或者導演,請大家去飯店搓一頓得了,想提高整體標準那是想都別想。
可他不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