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有一人擁一琴,沉淪相思城。情所衷時,今似夢,昨非真。月色昏,寒宵獨醒,卷西風伴枕。落紅終有盡散,歸於土化作塵。
聽琴樓臺上,亦不過久遠平生。醉裡挑燈,影朦朧,雪紛紛覆了天地皆白。
難解情深,眉鎖多少舊恨。畫牢自困,幾番離合,才借得絃歌一曲喚離魂,忍聽聞。
觀,遙遠天地皓然,飛鴻留痕。聽,風鈴聲落下孤燈。輾轉夜涼,品的壇中酒冷,一夢微長。
——題記
他們到長安時,已經是冬日。這次禾菱歌和鮮于林逸找到的這處園林是個好地方。
入眼先看到的,是園林東邊的一個庭院,庭院裡栽滿了鮮花,開的花朵不是很大,從遠處看星星點點,顏色有黃、紅、白……散發著陣陣清香。
園林的西部主要是假山。那假山重巒疊嶂,設計的十分逼真,給人的感覺,好像是在真山裡遊覽,栩栩如生。
它特點是石峰玲瓏透瘦,多且好,最高的當然是“獅子峰”了,它為諸峰之霸,合乎“透”“漏”“瘦”三大要求。
在轉過假山,就看到一條像龍的長廊。說這條廊子是龍,實在是形象。
以一座小巧玲瓏、別具一格的亭子為準,亭子是龍頭,那彎彎曲曲、不知去向的長廊便是龍身。
可是,龍尾卻一直不肯露面,像一位害羞的姑娘用面紗遮住了自己的臉。
那龍首尾呼應處,和中間分別有四座亭子,四座亭子造型各異、各不相同,分別是:春、夏、秋、冬亭。
走進了細看,每座亭子裡都有每個季節明顯的代表性事物。
春亭的窗欞、屏風上雕刻的喜鵲花紋尤其好看,象徵著喜上眉梢、富貴吉祥、出門見喜……
亭子的頂上也分別雕有不同的圖案,十分精緻。
而如同龍一樣蜿蜒的長廊好像綵帶一樣,長廊還像一條優美的畫廊,走廊間的每根樑上都繪有彩畫,各不相同。
那條長廊,有半華里長,分成十幾段。每段房稜上的彩繪:
或山,或水,或人,或物,或歷史故事,或神話傳說,竟無一相同。人物形象栩栩如生。
走在園林中,隨處可見一段曲廊,一叢階邊的小草,一組精妙的雕刻。可見主人家當初的用心,可是不知為何卻沒有人。
庭院裡的的花香撲朔而來,在這裡面散步,使人忘記一切煩惱,樹林裡的樹木,高大挺拔,很茂盛,頗有田園之意。
除此之外,禾菱歌還發現了不論是亭還是長廊,亦或者是臺樓閣,每處簷下屋角,都掛了鐵馬。
在臨水的軒榭裡,還多掛了一串風鈴。在他們入住之後的第二天,長安下起了大雪。
落雪之時,有一女子,青衣素裳,從雪中緩緩落下。看到禾菱歌和鮮于林逸,她啟唇一笑,吐口冰潔芬芳:“原來是大荒落的兩位帝君來了,怠慢。”
禾菱歌不記得她是誰了,卻聽鮮于林逸十分禮貌客氣的拱拱手:“原來是青女神,未竟許可,就住宅院,是我們的不是。”
說罷,他拉著禾菱歌頭便拜,禾菱歌雖然不知道青女是誰,可是也知道,畢竟擅自偷住了人家的宅院,便聽話下拜。
青女是傳說中掌管霜雪的神女;本是月中吳剛大仙的妹妹,名叫吳潔,在廣寒宮裡她是專司降霜灑雪的仙子。
這年九月十四日,她下凡來到人間,站在青要山中心最高峰上,手撫一把七絃琴。
清音徐出,霜粉雪花隨著顫動的琴絃飄然而下,灑在大地上,霜凍雪封,掩埋掉世間一切不潔。
於是,邪氣汙穢,山瘴毒霧,頓時消失,人們的災災病病也就全無了。
從那時起,每年三月十三日、九月十四日,吳潔仙子要兩次降霜。
於是,九月霜,臘月雪,來年三月又霜,六月大暑,週而復始,四季乃分,百禾俱生。
說起來,她下凡是武羅女神邀請的。
當年,武羅姑娘因協助黃帝收伏蚩尤的七十二弟兄有功,被封為青要山女神,掌管人間婚姻。她一心要廣施愛心,造福人間。
但大戰之後,到處是血汙腥風,山瘴毒霧,加上天無四季,終年炎熱,於是百病滋生,瘟疫流行,世人還是難脫苦海。
武羅女神為了驅邪除汙,淨化人寰,給人們消災祛病,特地登上月亮,到廣寒宮請來了降霜仙子——青女。
青女住在青要山上的冰清閣裡。離“冰清閣”不遠的地方有個“玉潔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