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賺了“第一桶金”
八〇年代初,老百姓才剛剛填飽肚子,生活質量還談不上。
在內陸地區的人,不臨河不靠海,除了過年過節,一年也聞不到點腥味兒。
饞魚吃?就去買點鹹魚或者魚乾了。
你可以留意到身邊的人,愛吃鹹魚片片的,八成是小時候撈不到鮮魚吃的。
在河床大集佔住位置,葉飛費力地想把車腿支起來,幾次都失敗了。
瞅瞅旁邊,左邊一個攤位也來得早,攤主是個顴骨挺高的乾瘦女人,30多歲,穿著花棉襖在賣乾魚。
葉飛看過去求助,剛想說大姐幫搭把手吧,對方脖子來個90度轉彎,把臉轉向了一邊去了!
這花棉襖,真小氣!
別看這一百斤的魚你在路上騎車跑沒有問題,但是想在一側把腳踏車支腿立起來,還真需要會用力氣。為啥?重量全壓在車後桌上呢!
此時,一位身著黃色軍大衣、頭戴軍帽的中年人見狀,上前抱住車座用力一拖。ok!車子支起來了。
葉飛連忙道謝,在長吁一口氣、摸一把額頭的汗後,才來得及打量這位大叔。
四十多歲,方臉濃眉,額頭有一道疤痕特別明顯,再加上一身軍裝,絕對電影裡的正面人物。
葉飛所在的攤位,坐鎮市場東口,正衝著蒲霞縣城的商業街一側。
在他這停車這一小會的工夫,已經有四五個人像貓兒似的圍攏過來。
沒辦法,鮮魚的腥味就是大啊。
“這是鮮刀魚啊,多少錢一斤!”
“個頭真不小,哪兒來的貨?”
“六毛?給我來四斤!”
……
看到個半大小子擺攤賣魚,很容易愛心氾濫,都願意支援一下。誰家沒個孩子呢?
當然,你也不會懷疑孩子偷奸耍滑坑買拐騙。
看到圍上來的人越來越多,葉飛熱情地招攬著,心裡樂開了花,這買賣挺順!
桿秤,對葉飛來說有些遙遠了。幾次鬧出笑話,秤砣差點掉了!
可他畢竟是理工科出身,又有前世的記憶,擺弄幾次,還是很快就上手了。
不到半個小時的工夫,葉飛一共賣出了9份魚。其中,有個顧客是單位食堂的採購員,一下子買了10斤,還說好的話下次來了還買,算是個大客戶。
葉飛大體一盤算,已經售出是38斤了。
做買賣有時就是一陣一陣的,因為顧客有個從眾心理。
只要一閒下來,他們最愛算計掙了多少錢。
不管對誰來說,數錢玩兒,都是美滋滋的吧。
葉飛腦袋裡轉開了小九九,一斤六毛,38斤就是22元零8毛。自己這一車100斤的成本才20元。
這才多大會兒啊,回本了!重生後的第一個買賣,成了!
逛早市的人也多起來。市場上擺攤的基本都到了,彼此都緊挨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