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惜緣看過的摺子,就會寫出一個陳條,把重點寫出來。
時間長了,顧惜緣看的請安的摺子多了,雍正也教了顧惜緣一些,後來的請安摺子都是由顧惜緣直接在摺子上批覆的,然後就發往六部了。
顧惜緣一開始練字的時候跟著四爺學過,所以她左手一筆董體,和四爺前些年的字幾乎可以以假亂真,就是跟四爺現在的字比起來還差些火候。
不過批批摺子,還是夠了的。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顧惜緣批的每一份摺子,都會做一個總結,然後每一日的總結都放在一起,方便雍正檢視,也利於以後查詢什麼。
時間就在他們的忙忙碌碌中度過了,很快雍正三年就到了,康熙的孝也就守完了。
雍正的守孝剛一結束,就有無數的建議恢復選秀的摺子,飛上了雍正的案頭。
顧惜緣看著自己眼前雍正特意推過來的摺子,心裡很淡定的批覆準了。
還讓禮部和內務府準備起先準備雍王府眾人的冊封大典,在準備選秀事宜。
這兩年顧惜緣和雍正一直在一起,朝夕相處時兩人對對方的瞭解進一步加深,他們也變得彼此信任,顧惜緣當然不會在為這些擔心,而是對雍正的感情很有信心。
當然顧惜緣不會因為信任雍正就放著不管,她還是會盯著他的,不給任何人空子鑽。
雍正對於女人的分位給的太苛刻了,他的繼福晉也就是富察氏封貴妃,人稱富察貴妃。
李側福晉和林側福晉都是妃,封號是齊和佳。
嬪位有四個,早年的宋氏和武氏,為四爺生了一個兒子的耿氏和鈕鈷祿氏。
封號跟歷史上的一樣。
接下來都是不入流的了,就連貴人也只封了四爺早年的兩個女人,剩下的都是常在。
即使相信四爺對自己的感情,顧惜緣看到李氏的封號後,還是不好受了一會兒。
四爺後院的女人進宮後,就安排住在了西六宮,而康熙的太妃們住在了東六宮。
四爺把公務和選秀的事都教給貴妃和底下兩個妃子一起主持之後,就帶著顧惜緣去了圓明園。
也不知道富察貴妃是幸還是不幸了,她本該是十二爺的嫡福晉,可惜被林黛玉給佔了,而她成了繼福晉,在四爺登基後,也只得到了一個貴妃之位,平時也是被側福晉壓的起不來身。
到了圓明園後,顧惜緣還是和四爺一起住的九州清宴,萬方安和也給顧惜緣留了下來。
四爺即位後,就開始拓展圓明園,在園南增建了正大光明殿和勤政殿以及內閣、六部、軍機處儲值房,御以“避喧聽政”。
此後,圓明園會是四爺常駐的地方,也是顧惜緣和他的家。
顧惜緣和四爺一起在宮裡悶了兩年,一放出來後就不願意在被困著了。
她不在看四爺的摺子,而是每日裡在圓明園遊玩,不到晚上不會回去休息。
圓明園既有莊嚴宏偉的宮殿,也有靈巧休閒的樓閣亭臺與迴廊曲橋,假山、湖泊以及蜿蜒的河流點綴其中,集中西方、南北方特色於一體,盡顯皇家園林的風範。
曾有古書這樣描寫圓明園:西直門北十餘裡,地名海淀,李戚婉園在焉。亭臺樓閣,直入雲霄,奇花異草,怪石美箭俱備。引玉泉流水入清渠,可數里,泛大樓船其中,宛似江南。
顧惜緣看著眼前的花園湖泊,漫山遍野;一座座白色大理石建築物以琉璃瓦蓋頂,五顏六色,熠熠生輝,感覺心曠神怡。
不過她畢竟是真的到過蘇州揚州,覺得現在的圓明園雖然很美,但還是差點意思。
也許圓明三園都修齊了,圓明園的景緻就更好了。
因此在回去後,顧惜緣向四爺提議了在東邊修建乾隆時修建的長春園,並且在東南領的建綺春園也就是後來的萬春園)併入圓明園。
現在國庫豐裕,四爺的內庫也很豐厚,擴建圓明園,四爺沒有意見,就是交輝園是他十三弟的地方。四爺有些猶豫,十三弟是他最親近的兄弟,也是他一直支援自己,四爺做不到無緣無故的奪走他的園子。
顧惜緣知道四爺猶豫,就是不贊同的意思。她知道國庫不缺銀子,大海船每次回來都會帶回半船銀子,她以為有錢,這圓明園的擴建也就是一句話的事,沒想到是她天真了。
顧惜緣讓人都離得自己遠遠的,在牡丹臺賞了會兒花,找了處不起眼的地方,褪去鞋襪,將下半身變成了蛇尾巴,投進了湖裡。
在黃海里維持了很長一段時間蛇形後,顧惜緣就不怕自己的蛇形了,而且天氣熱了也更願意化為蛇形。
即使是親密如夫妻,也是有自己的空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