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好聽點是善於用人,四爺把高產的良種推廣到了大清各地,顧惜言也把雜貨鋪開遍了大江南北。
說的難聽了就是懶。
這次打造越洋船的事,也是一樣,顧惜緣只關心了一下進度,想了個解決問題的方法,就拋在腦後不管了,以後還是會由顧惜言任勞任怨的去做事。
這次在京城待了一段時間,顧惜緣才離開去繼續自己的遠遊。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七八年的時間,顧惜緣轉遍了大清境內的山脈,這次出去她還是要去南方。
南方地區有大片的山林,氣候溫暖潮溼,有利於植物的生長,顧惜緣要在南方多待些時日,採集那些時節性的物種。
登上了崑崙山頂,腳下是一望無際的皚皚白雪,耳邊是呼嘯而過的冷風。
想起了自己在看神話傳說時,傳說崑崙山上是聖人居所,她對超凡入聖自在逍遙的神仙有多向往,想要一會崑崙的夢想。
今日真的到了這裡,往日的幻夢,忽然就碎了,崑崙山上沒有騰雲駕霧不食人間五穀的仙人,只有這亙古不變的山峰與天上的白雲相對,只有這永遠不變的乾淨靜寂。
這世間王朝偉業會轉瞬成空,能移山倒海的聖人大能,也會了無影蹤,只有這天地山川是永恆的。
顧惜緣突然就了悟了自己的渺小,因為有異能做依仗,她相信自己可以打遍天下無敵手,哪怕是千軍萬馬也不在話下。可是,這又如何呢,對於天地而言,她不過是渺小的一隻蜉蝣,幾十年之後,就會消失的無影無蹤。想到這裡,突然就無限感傷。
比起生命無常,她的那些糾結就更不重要了,一下子就放下了想開了。
想開了之後,感覺心胸都開闊了,顧惜緣有種感覺,她要現在修煉的話,一定能突破下一層。
在崑崙山上找了個山洞,就盤腿打坐,執行功法。
修行無歲月,等她再次睜開眼的時候,自己已經變成了一個雪人,全身上下堆滿了積雪,就連睫毛都被雪給凍上了。
剛結束脩煉,整個人還處在一種空明的境界,回不過神啦。正是因為如此,顧惜緣才能發現山洞裡左面的那面牆壁有些不對勁。用眼睛去看是牆壁,閉上眼睛靜靜感受,有風從那面牆壁上穿過。
仔細確認了下,她剛才的感受不是錯覺,那面牆壁是真的有問題。用手去摸了摸,也是摸到了石頭的感覺。
不會是碰到了陣法吧,顧惜緣心底暗暗猜測。
解陣法有兩種方法,一種是找懂陣法的人來解,一種是暴力破開。
顧惜緣不認識懂陣法的人,她只能選擇暴力破開。
顧惜緣針對著她感覺到風透過的地方,用異能猛烈的攻擊了近三個時辰,才終於打破了眼前的幻境,露出了本來面目。
那面牆裡面還有三個山洞,左邊的山洞是丹房,右邊的是器房,中間的是打坐的靜室。
丹房裡放著幾百個玉瓶,開啟後才發現裡面的丹藥都化成灰了,在丹房的收穫就是這些玉瓶了。
器房裡有一些顧惜緣看不懂的材料,直接收到了庫房。
正中間的靜室裡放的是一個蒲團、一枚儲物戒和一枚玉繭。
在將精神力探入玉繭後,顧惜緣發現玉繭是洞府主人留給有緣人的。
洞府主人在玉繭中自稱無用道君,是通天教主門下的外門弟子,因為預感與後世人有一段緣分,故此在離開崑崙山的時候在洞府設下陣法,給有緣人留了點東西。玉繭上說儲物戒中的玉繭,記得是截教的一些陣法、丹方、他在修煉中的感悟和煉丹煉器的經驗,而霞錦上記載的是幾部截教功法,望後世人可以傳下截教教統。
試探著將精神力探入儲物戒中,只在裡面找到了三枚玉繭和四塊布,顧惜緣看著手上的布料,很像記載《太虛養身經》的布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