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陽城最近有一件新鮮事,那便是有一個名為“食為天”的連鎖包子鋪開張了。
據說這家的包子非常好吃。
尤其是新推出的“灌湯包”,還有“小籠包”,每日都供不應求,早早的剛剛開門,然後就被人買完了。
據說這“食為天”因此賺了不少錢,每天的利潤都有上千錢。
這麼賺錢,也有一些人想要學“食為天”的灌湯包和小籠包。
但是蒸出來的包子 就是沒有人家的香。
洛陽城的貴人們,還是更加認可“食為天”的灌湯包和小包子。
在洛陽城西邊的一處大宅子裡,一名有些猴嘴尖曬年輕坐在上邊主人席的椅子上,他側邊坐著一名面容陰鷙的青年。
這個主人席的青年叫武元慶,他側邊的青年叫武惟良。
武元慶是已故應國公武士彠的兒子。
武士彠去年去世,他有幾處家產,全部給幾個兒子分了。
武元爽得到了長安的地產與相關資產。
而武元慶則得到了洛陽的相關房產和產業。
武惟良是跟著武元慶討生活。
這兩人是堂兄弟,他們早在武士彠還在世的時候就狼狽為奸,經常幹一些不地道的事。
武士彠商人出身,他後來投靠李淵,送上了大把的錢給李唐當軍姿,因此受封應國公。
大唐成立後去荊州當都督,他一邊做官,一邊做生意,賺了非常多的錢。
他去世後,武元爽武元慶兩兄弟都分了數百萬錢的家產。
武家本家的人在荊州也分了不少錢。
不過武元慶並不是一個有才華的人,也沒有繼承他老爹的經濟頭腦。
他來到洛陽,吃喝玩樂,開銷不少,但除了田地收稅,卻沒啥其他進項。
他嘗試過幾次投資,結果都失敗了。
“食為天”包子鋪的開張,給了武元慶一些想法,他安排人模仿做灌湯包,還有小籠包。
但是明明看起來一模一樣,口感卻是差了不少。
所以就算他們降價,也沒多少生意。
這洛陽城的貴人們只認“食為天”。
武元慶想到這裡,忍不住唉聲嘆氣,他此時方才明白,自己真的不如死去的武士彠啊。
“哎,這一天天的,根本不賺錢,還是把包子鋪賣了吧。”
武惟良白了眼武元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