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
然而文搏並不是為這上頭的氣勢所攝,而是見到石碑之後就明白在後方石室當中有著他此行最重要的目標。
文搏當即邁步進入石室,當他用虎牙發出微微亮光照亮石室,堅硬的石壁上刻著密密麻麻的石刻文字浮現眼前,幾乎遍佈整個空間,讓人置身其中感受到自身渺小。
而當先石刻開頭,只刻著兩個大字。
“天書”
毫無疑問,文搏尋找滴血洞的目的正是魔教傳承的天書第一卷。
文搏雖早有所料,但是親眼見到也是分外感慨。一開始還以為會先集齊道、佛兩家心法,不料魔教傳承更先入手,而且一經獲得就是最重要的天書第一卷。雖然算不得意外之喜,但真見到的時候文搏還是頗為高興。
因為隨著文搏不斷參悟天書赫然發現,一切正如他所料,道、佛兩家的修真功法,在這卷天書第一卷的總結描繪下隱隱有殊途同歸的趨勢。
正所謂道家講究身御自然造化,佛門注重體悟自性,而天書之中,卻似乎面面俱到,既有道家思想,也涉及佛門的大法。而根據文搏從金瓶兒處瞭解到的魔教諸般神通異法,固然偏激特異,但根源還是在這“天書”之中。
毫無疑問,這第一卷天書正是總綱,而如今盛行於世的最大三教功法都無法脫離其中,只是在後續天書中悟出各自法門。至於魔教傳承至今的所有神通功法都是從這一卷中悟出,文搏得此天書,哪怕不用專門找一家魔教門派修行也能同樣悟出屬於他自己的功法。
於是一年來文搏就大半時間沉浸在這滴血洞中,試圖將天書第一卷融入道心種魔。按理說這非得驚才絕豔並且長年摸索方能成事,但是文搏有系統,學會天書之後直接融合,這幾年裡在死靈淵中積累的鬥戰點數果斷耗盡,而道心種魔終於蛻變,成為了與當今魔教功法同源卻又截然不同的一門功法。
其主要差別還是文搏著重保留道心種魔本身對於元神的修煉,然後在此之外從天書中領悟了許多用以實戰的神通。如此一來,文搏真要裝作魔教弟子都完全沒問題。
更重要的是學過這一卷天書之後文搏的大梵般若不知何時已經自然而然的突破到上清境界,比他原本預料的還要更快許多。這倒是符合文搏之前推斷,佛道魔三家功法師出同源,如果同修能形成互補更快進步。
實際上關鍵還是在於天書,這讓文搏愈發期待收集剩餘幾卷天書之後效果如何。
可惜目前文搏所知的幾卷天書下落都不好入手,不是在沒開啟的天帝寶庫,就是天音寺、青雲門這等名門大派之中,只有滴血洞裡這一卷無主方能讓他成功。
等到文搏徹底融會貫通,臻至上清境中期之後,他又花費一段時間,將自己這些年來從死靈淵中收集的材料與黑水玄蛇蛇蛻祭煉為一套甲胃,說是甲胃實則與法寶無異,並且在文搏借鑑九州世界星焚術和此界血煉之法的手法之下成為了擁有黑水玄蛇本身特性的奇異法寶。
這套甲胃從外觀來看與鐵浮屠鋼鎧頗為相似,都是全身覆蓋式的猙獰鐵塔,可是黑水玄蛇鱗片作為主體打造的甲胃上泛起來自血煉之法造成的猩紅血氣,又由各類異獸材料融合保證關節處的靈動性。文搏將之命名為“血浮屠”,其具有自我修復之力,尋常法寶奈何不得,並且由於本身材料因素十分適合隱藏氣息,文搏穿上之後哪怕最敏銳的異獸都只會覺得他是一個同類而不會認為他是修真者。
除此之外血浮屠還能像其他法寶一樣可以駕馭飛行,文搏當然不用踩著鎧甲凌空而行,他的做法是穿著血浮屠直接飛行,這樣就能騰出虎牙作為攻擊手段同時還在空中不斷移動,相對於大多數御劍飛行時就不方便使用法寶攻擊的修真者可謂是極具優勢。
等到萬事俱備,文搏終於帶著當做坐騎的獨??、身著血浮屠,把虎牙偽裝在禪杖當中離開空桑山出發,此行正是前往青雲門,等待著七脈會武大試的開啟。
喜歡諸天從師父開始請大家收藏:()諸天從師父開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