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不嗔這等參與了推波助瀾宣傳文搏的人就是啞巴吃黃連,他一個做事的哪曉得今日會從這方面攻擊文搏,要知道當時他們宣傳文搏就是淨念禪宗佛子的時候可廢了好大力氣呢。
而道信大師倒是真的實地走訪過,因此對文搏這個徒弟頗為滿意,覺得他雖然名聲搞得不三不四,但是做的事情確實沒毛病。但是他總不能跳出來幫文搏說話,那樣他到了明面上反而不利於文搏行事,這會兒端坐釣魚臺暗自竊喜,倒要看其他幾名聖僧如何應對?
“阿彌陀佛,文施主雖非佛門中人,行善積德貧僧早有耳聞。”不想一直沉默不語的三論宗嘉祥大師竟然出言相幫,道信一時側目,心道難不成你個老禿驢跟弘毅還有私下往來?那不顯得我傻了?
然而嘉祥大師話鋒一轉,雖然承認了文搏在民間聲望不是虛假,但是指責的由頭去向了另一個方面。
只見這位慈眉善目的蒼髯老者聲若洪鐘,降低姿態卻又不卑不亢的說道:“可是文施主於民間終歸有‘聖佛’之名,此事已成定局,若是文施主能昭告天下否定此事也好……”
聽見這種要求,徐子陵低聲跟寇仲說話,卻在場之人都能聽見,正是長生真氣的妙用。
“老禿驢好不要臉,人家做了好事讓你們和尚沾光還得逼著澄清,世間哪有這種道理?”
一時間眾人無不怒目而視,在場全是佛門中人,就連文搏那也曾經是,結果你小子罵禿驢豈不是把大家都捲進去了?
嘉祥大師卻提高聲音,瞬間蓋過了一切紛雜,說出自己真實意圖。
“可是老衲認為,所謂聖佛名聲並無不可,只要文施主略有慧根,我等何須吝嗇虛名?”
直到此時方才圖窮匕見,寇仲和徐子陵聽得一頭霧水,這慧根不慧根的,怎麼看得出來?
文搏神色不變,心中已經猜出幾分。果不其然,智慧大師跟著說道:“無遮大會雖以佈施僧眾為主,卻也不能忘了席間飯後需得切磋佛理以作調劑,只要文施主能解得貧僧心中疑惑,聖佛之名我等可不做追究。”
這時候寇仲和徐子陵恍然大悟,明白過來佛門的目的何在,這就是要和文搏探討佛理,辯論經典了。寇徐二人以己度人,覺得跟這幫禿驢辯經那不是自尋沒趣嗎?連忙就要攪渾水破壞此事,否則等會動起手來文搏因為辯論落入下風氣勢受阻就不好了,大家男子漢大丈夫,別搞什麼有的沒的,先打死幾個禿驢炒熱一下氣氛吧!
且不說寇仲和徐子陵不知道,就連提出這個方案的智慧大師和嘉祥大師都沒想到他們此言正好落入文搏陷阱。
“還請大師見諒,文某佛法粗淺不懂各位師承來歷,但是行走江湖多年確實見過一位高僧佛法精深,讓文某生出渺小之感,今日正是聽聞無遮大會於嵩山舉辦,想請諸位大師與其辯論一二。”
道信大師心中直呼不妙,他清楚文搏是有慧根擅機變的,強詞奪理或是找人破綻的尋常辯論無有不中,一般和尚根本沒法和文搏較量。但是真要論起佛法就不是這麼說了,以文搏只是對金剛經瞭解的情況看,很容易被人引經據典駁倒,畢竟佛門發展至今有太多流派,各家之間的辯論極其講究,不是佛法嫻熟到無以復加的程度,根本不敢貿然辯經。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所以一開始道信大師以為文搏是想抓住嘉祥大師話中某個破綻痛打落水狗,雖然不能懾服眾人但是氣勢上勝過就成。因為在道信大師看來今天的辯論應該會比較復古,也就是到最後得動起手打過方才分出高低。
於是前頭的辯論就是大家隨便聊聊降低對方信心,見真章還得看誰拳頭硬。這種情況道信大師比較相信文搏不會出問題,誰料文搏這次復古得有點過頭了,竟是真要辯論,還請了所謂高僧。
這時候作為首座的了空禪主因為一直修持閉口禪因此一言不發,聽得文搏居然請來“高僧”辯經也不由喜上眉梢。
在座的可謂是華夏佛門中佛法最為高深的一群人,什麼人還能從這方面駁倒他們?
“自無不可,理遠辯越明,請文施主帶那位高僧來吧。”華嚴宗的帝心尊者聽得辯經信心百倍,這才是他喜歡做的事情,打打殺殺這種方式不適合他老人家。
而文搏含笑說道:“好,文某也正等著此刻呢,那就有請大德禪師!”
“大德?有這麼一個人嗎?”諸人紛紛交頭接耳,因為佛法高深的禪師就那麼些人,結果文搏提及的這位似乎根本沒有什麼名望。
卻不知四大聖僧為首的佛門領袖紛紛變色,也就是在他們正要出言呵斥之際,一道修長身影驀地行走於重重步障之中,眾人於峻極峰巔俯瞰那渺小的影子尚在山腰,他明知眾人翹首以盼也毫不焦急,竹杖芒鞋,一襲青色僧袍形容瀟灑端正,一步步的緩慢行來。
“悉知眾生來去相,善於諸法得解脫。不著世間如蓮華,常善入於空寂行。”更有一句經典佛偈振聾發聵,在座諸人精通佛法自然知道這是源自《維摩詰經》。
只是現下四大聖僧以及了空禪主都無暇顧及佛偈深意,因為他們對這位身份再熟悉不過,就連道信大師對文搏請來的這人都瞠目結舌。
“邪王石之軒!”
喜歡諸天從師父開始請大家收藏:()諸天從師父開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