裡頭陳識此刻正赤著上身手裡拿著日月乾坤刀,但是隻裝上一把八斬刀在前端,模擬刺刀的狀態正在演練著什麼。
文搏一眼看出了陳識這是將自己的武學改造得更接近刺刀技術,希望透過這門技術打進軍界,這還是文搏的建議。
看到文搏進來,陳識也不理會探頭探腦的耿良辰,拿起旁邊的毛巾擦擦身上汗水,說道:“文師傅請坐,今天有什麼事嘛?”
“無事不登三寶殿,當然是有事情請陳師傅指點了。”文搏有求於人,不失禮數的恭維一句,說出了自己的想法。
一聽文搏是找陳識談比武的事情,耿良辰更加感興趣,搬了條小馬紮就坐在一邊,等兩人說話。
陳識懶得理會這傢伙,思索一二給出建議。
“奪魁比武,高臺爭繡球,確實有點像我老家那塊的玩法,不過比武不是舞獅,看上去臺子穩固寬闊許多,裡頭兇險更甚啊。”陳識從文搏那聽見他昨日見聞,眉頭皺起覺得有些難辦。
“是啊,文大哥功夫肯定是強過馬三,但是這爬上臺子打架,不只是看功夫高低。”耿良辰插嘴道,他想象一下,在十米的未固定高臺上動手,稍有失手就得跌落重傷,實在是驚險異常。
“我也覺得這一戰不簡單,他們確實找著了我的弱點,在高臺上我的很多功夫都施展不開,力量優勢也難以發揮,主要看的還是靈巧功夫。”文搏哪能不知道里頭厲害,如果單憑速度靈活文搏自信不弱於任何人,但是他天生的體型限制了在狹小空間的作戰。
就像那些攀巖跑酷高手,大多是精瘦型別的選手,太過強壯的肌肉非但不能給他們提供幫助,還會影響靈活增加負擔。文搏覺得自身力量能夠支撐自己完成同樣的高難度動作,但是客觀的環境沒法改變,馬三可以往臺子底下一躲,伸縮自如的進攻防守,可文搏這體型根本沒法進去跟他交手。
到時候馬三或許沒法奪魁,但是文搏同樣不好受,一直防備著馬三不敢去搶繡球。
“能不能這樣,先不等上臺子就把馬三打敗,這樣他八卦掌再高明也白瞎。”耿良辰充當狗頭軍師一職很是盡力,馬上提出建議。
陳識搖頭否決,“難,兩人各站一邊,馬三肯定做好充足準備開場就去攀越高臺,文師傅繞過去一定追之不及。”
這個問題文搏也想過,自己速度雖快也不可能在馬三爬上臺子前幹掉他,一旦馬三上了臺子自己還在下頭,那就已經輸了一大半。
所以高臺比武看似場地高度超出尋常很多,實際上真正能交手的地方應該還是最上面那一層,雙方別無退路,距離幾乎是臉貼著臉。到時候就是小巧靈活的功夫最有優勢,難怪馬三敢於主動挑戰。
“來者不善啊。”耿良辰感慨一句,又想了個辦法,“應該可以帶兵刃吧?文師傅只要爬臺子速度不差他太多,手裡拿著大杆子到了後頭幾層雙方距離不遠,直接隔著臺子戳他丫的!”
這也是文搏之前考慮過的,戰書上的內容十分稀少,根本沒規定護具、兵刃相關的內容,所以這事情還難說。
倒是街頭出身的耿良辰非常適應這種戰鬥形式讓文搏刮目相看,絲毫沒有當今習武之人的矜持之意,只求最快最狠的解決對手,暗合武學真諦。
“好辦法,他們想用高臺比武限制我,有個很大的原因就是知道我是使槍的,在兩米的擂臺上槍法再高也沒空間施展,倒是半路上反而是我的優勢。”文搏眼睛一亮,果然是三個臭皮匠賽過諸葛亮,咱們三個真是太聰明瞭。
陳識不太看好這個辦法,還是那句話,半路動手雖然發揮了兵刃長度優勢,但是一招沒中就會落後,如果馬三竭力閃躲或是格擋一槍硬往上爬,文搏這就算是輸了。所以這辦法看似不錯但是不太穩妥,只能當做備選。
三個人苦思冥想就是難以破解局面,最後陳識一拍手提出了方案,“先別管那麼多,咱們搭個臺子試驗一二不就成了?文師傅,我做你對手,到時候咱們在高臺上比劃比劃!”
陳識自告奮勇,文搏求之不得,雖然他想著的陪練是一線天,但是陳識願意幫忙同樣很好。於是陳識就去找人搭個簡易架子,到不用真的擂臺那般規格,反正現在的建築工人也是用木頭做的腳手架,高十米的架子本身就穩定性不佳,雙方也只是模擬,不用那麼講究。
這邊說好等架子搭好再來,文搏告辭陳識,往武館走去。一路上,文搏心裡想著等翁師傅回來了,就可以拿著新打造的大鐵槍去李書文那走一趟,雖然約的時間是一個月後較量武藝,但是提前過去切磋一下,李書文前輩估計也不會拒絕。正好還能打聽打聽一線天的訊息。
看上去文搏離開沒多久,實際已經在陳識那邊吃過飯,時間過去半天了。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於是文搏回到武館,果然翁師傅已經回來有一段時間了,他這會正拿著布條在一根鋼棍上纏繞。此時尾端已經纏好並且綁上紅線,中段也快完工,看上去格外顯眼大氣。
“喲,文師傅您回來了,瞧瞧合心意嗎?”翁師傅看到陳識回來,將最後的線頭截短捆好,勉強把鋼棍,或者說槍桿拿在手裡豎著放好,示意文搏拿過去嘗試一下。
文搏滿懷期待,拿在手中一橫,果然重心已經調整到他標記的位置,纏上黑布之後手感舒適不說還防滑。整體槍桿前細後粗,和標準的大槍桿子類似,就是粗細上面要小上一號,這跟材料有關,鋼鐵的硬度遠勝木材,自然不需要做的那麼粗,但是柔韌性幾乎沒有,這是與木製槍桿最大的差別。
重量雖然沒有具體稱量,但是比之前輕上些許,整根槍桿長三米,重約三十來斤,算是文搏當時給出的規格下限,所以他使用起來其實偏輕。
實際上三十斤的實戰兵器已經非常誇張,哪怕是戰場上用的骨朵、巨斧都不會有這個重量,與其說文搏手裡拿著的是一杆鐵槍,不如說是一把長達三米能砸能刺的重錘。
接著文搏又到校場裡演練一番,整個精鋼大槍猶如一條狂龍舞動,隔著老遠翁師傅都覺得一陣寒風鋪面,那“呼呼”的破空聲任誰都知道挨著就死碰著就傷,也不知道文搏怎麼能使得動這麼沉的兵刃。
“很好,非常完美,就是槍頭呢?”文搏試過之後非常滿意,但是看向槍頭處空蕩蕩的還是突兀的棍子模樣。
翁師傅無奈的把手一攤,解釋道:“這個真沒辦法,槍頭打造不像加工槍桿這麼簡單,何況您還對造型有要求,估計得一週功夫才能做好。不過您也別急,我把剩下的鋼棍都送了過去,讓他們一齊加工了。”
這樣一想好像也挺合理,於是文搏不再糾結,跟翁師傅說自己出門有事,便提著精鋼打造的槍桿去尋李書文老爺子了。
喜歡諸天從師父開始請大家收藏:()諸天從師父開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