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隊,這餃子可真好吃。”小劉兩眼放光地用筷子指著碗裡的餃子說。
顧振遠拿起筷子夾起一個餃子,蘸了醋,送進嘴裡,眼底閃過一抹驚豔之色。
他們全家都愛吃餃子,家裡照顧父母的保姆餃子也包得好,但跟眼前的比起來還有差距。
小劉:“這樣的餃子才是該花錢買的餃子嘛。”
國營飯店的豬肉餃子都不如這個,他以前花錢吃的都是啥餃子呀。
顧振遠沒有說話,只是贊同的點了點頭,他家教極好,一向都是食不言寢不語,不少人都覺得他這個人古板無趣。
十八個餃子吃完,顧振遠和小劉都飽了。
顧振遠付了六毛錢,小劉摸著肚子說:“李書萍同志你這餃子真實在,我是一碗就飽了,不像國營飯店的,吃一碗還不夠,要吃兩碗。”
一個食客吐槽起國營飯店來,“國營飯店現在越做越假了,皮厚餡兒少,味道還不行,還真贏不得這路邊攤呢。”
李書萍扯了扯嘴角,“喜歡吃以後常來。”
顧振遠:“你晚市還在這裡擺嗎?”
“擺的。”李書萍點頭。
心道:他這麼問,是晚上還要來。
中午巷子口來往的人不多,但李書萍也靠著酒香不怕巷子深,陸陸續續也賣出去了十八碗,收入五塊多錢。
李書萍高興地數著手裡的毛票,覺得這個擺攤的生意很有搞頭,就賣出去這十八碗,她的食材成本不但回來了,還有賺的呢。
周翠蘭看著她手裡的一把錢,羨慕地說:“還是你賣餃子賺得多些。”
“我這個麻煩些呀,你瞅我這些傢伙事兒,搬來搬去的都費不少功夫呢。”李書萍說著把錢揣進了衣服兜裡。
周翠蘭點點頭,確實,不像她賣茶葉蛋,只需要晚上把雞蛋洗出來,放鍋裡小火煮著,第二天早上有一個揹簍背到巷子口賣就行了。
李書萍賣餃子,東西一大堆,還得和麵拌餡兒擀麵皮兒,確實比她這個麻煩多了。
一點半一過,基本上就沒人會來吃餃子了,李書萍也沒回去,就坐在凳子上包餃子。
中午人少都賣出去了十幾碗,晚上 上班兒的人下班兒,人應該會更多一些。
她一邊包餃子,一邊和周翠蘭嘮嗑,倒也不覺得時間難熬。
下午五點,林國棟去託兒所接上了兒子俊俊,跟他爸林永年在廠門口匯合一起回家。
快走到巷子口時,就看到前面圍了好多人。
“幹什麼呢,這麼熱鬧?”林永年伸長了脖子。
人群中的馬工,看到林永年爺孫三人,便笑著招手,“老林,快過來,你前妻在這裡擺攤賣餃子呢。”
什麼!
林永年和林國棟父子倆瞳孔地震,李書萍/媽在巷子口擺攤賣餃子!
馬工見他爺倆不動,又招手,“你們快過來呀。”
圍在攤子前的人,一聽他們之中有人是老闆娘的前夫,就扭頭看了過來。
這年頭離婚可是新鮮事兒。
林永年和林國棟只覺得一股熱氣全衝上了臉,抱著孩子,低著頭快速透過。
丟死人了,丟死人了,李書萍/媽怎麼還在巷子口擺起攤兒來了,這讓街坊四鄰和廠裡的同事怎麼看他們家!
李書萍也聽見人喊了,不過她可沒空管,她下餃子還下不過來呢。
不出她所料,一到下班的點兒,這來來往往的人多了起來,她的生意也好了。
先是23號院兒一個吃過她包的餃子開的頭,然後在老鄰居的推薦下,吃餃子的人就多起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