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大佬是政法口的,按理說對廠子的未來發展沒有伸手的機會,可就越是局外人,他現在說話的分量越重!
因為他身上沒有利益糾葛,他說出來的話就有人聽,有人信!先不說旁觀者清,就是這種純粹的中立票數才是最難得的!對於心裡還在猶豫的大領導來說,中立立場的意見更值得參考。
本來江萬猛還抱著萬一的幻想,政治立場沒有對錯,有人的地方就有紛爭,期望能找到一個有分量的領導深謀遠慮得站在他這邊,可結果是,哪怕他賭上自己的政治前途去博這一場戲,卻連原本站在他身後的領導都沒有出聲拉他一把!
尷尬時候,有人說話了。
給他解圍的人,居然是何米:“發明和生產是兩個概念。科學家、發明家那麼多,愛迪生卻只有一個。”
何米開口,他們都得安安靜靜的仔細聽著,漏了一個字都是損失。
“何總的意思是,江廠長沒有做錯?”
“這怎麼能說對錯呢?不過是非戰之罪。”何米就給他們解釋了。
“可是發明不一定能變成應用,應用也不一定能推廣,就算能推廣,生產環節同樣是個難題。科研成果要落地形成產業,從來都是困難重重的。”
看著這話一點毛病都沒有,但是總讓人覺得古怪。
陸大佬的問責只能在人品上蓋戳,可用人是唯才是舉,就算讓人覺得他人品不好,有能力的人該用還是得用,大不了換一個方法用。
所以,何米的陰損就在於,讓他們意識到,江萬猛是真的能力不行。
你做不到的事,人品再好也不會把希望寄託在你身上!
當著我面指著鼻子罵我,真當老孃沒脾氣啊!
“更何況,江總的發明不是他們自主進行的科研攻關,只是一個別人沒想到的思路。雖然是發明人,但是實際上,未必有進一步研發的能力。”
何米在偷換概念,不管是基礎理論研究,還是實際應用研究,很多時候難得就是那一層窗戶紙一樣的思路。
思路打通了,這個發明,這個理論就是你的,比如砸在牛頓腦袋上的蘋果。
如果是求名,把發明者的名號掛在腦袋上,那是夠了。
科學研究誰不是站在前人的肩膀上的呢?牛頓發明微積分難道還要從加減乘除開始研究的嗎?
“我們能研究!”江萬猛大喊。
在他看來,一千二百萬美元!在哪個領域用錢砸都能砸出成果了!
問題是,還真的不能。
“哦,江總是有什麼技術儲備嗎?可是為什麼在萬燕生產的vcd中都沒有被應用起來呢?怎麼做出來的產品全是進口了外國零件,連個螺絲釘都得從韓國買呢?”何米反問。
黎磊跑斷了腿,火車票積累了一尺高的結果是,起碼九州vcd的螺絲釘和外殼可以是國產的了。
何米唇角含笑,寫滿了譏諷:“你手上有什麼技術,有什麼基礎可以深入研發?憑藉靈光一閃做的技術整合嗎?一樣產品的誕生或許可以用靈光一閃來解決,可是從來沒聽說過產品的深入迭代技術升級還全部可以用小聰明糊弄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