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計劃需要一個龐大的銷售人員隊伍,不用太多本錢甚至是不用太強的能力!只要有和樂風相對親近的關係和想入手的渠道,自然而然會成為我們的擁躉。”
這就是1號店農村零售培養出來的有一定銷售技巧和能力的人最終的去向。
“在這點上,1號店得天獨厚,我們做的就是渠道商的生意,打通了工廠和零售商的最後一步路,就地轉型,駕輕就熟。”
實際上這個計劃已經在實施中了,像是喬紅敏,就是樂風的一位區域合作伙伴。
“何總,我會配合你的!”李淑娟重重得點頭。
遍佈全國的小商網路都是她手底下走出去的人,這回事怎麼樣的成就?又是什麼樣的實力?李淑娟光是想想就覺得腦子都熱起來了!
“嗯,我相信你。”何米本來就相信,現在更加相信了。
“利潤已經很低了。”李淑娟想到什麼似的:“何總,我們拿貨量這麼大,供貨商那邊是不是可以再壓一壓?”
94年不是84年,市場逐漸飽和,從賣方市場轉變為買方市場,經銷商的地位逐漸抬頭。90年代做生意本來就亂,工廠還要吃原料商呢,做超市的更是沒有不吃供貨商的,壓三個月貨款包郵包送都是常規操作,貨款一拖一兩年的也不是罕見的事兒。
亞細亞商場就是這麼死的,瘋狂壓榨供貨商,順風順水的時候還有個念想能忍忍,可是當他們露出一點疲憊和弱勢,直接被怒氣值爆表的經銷商亂刃分屍了。
“別把他們壓得太死了,做人留一線,日後好相見。照舊就行了。”
口碑這種東西,當然要用在關鍵的地方啊!以後要撕逼的地方還躲著呢。
所謂照舊的意思就是,壓三個月貨款,對貨品質量抽查極為嚴苛,一旦發現超過一定比例的不合格產品,輕則扣錢,嚴重點的整批貨都得打回去,直接停止合作的也大有人在!
條件堪稱苛刻,但是她們的口碑還是非常好,還是有大批廠商烏央烏央擠破頭要給他們錢。
因為她們的貨款給的及時,三個月一到立馬給錢,哪怕中止合作,也是結清貨款的。
所以說,要求苛刻算個毛線?
錢給夠,一切都好說!
但是李淑娟這話讓何米意識到,她是想要做生意,不是想要做人力,也不想做慈善!
何米對1號店的加盟商都是來去自由,自然不會罔顧手下大將的個人意見。
要說以前何米對她的計劃裡,還是陷入了女性的窠臼,覺得她寧可當單親媽媽也要生下孩子,是要“重視家庭”的話,今天之後何米再放著這麼一個有獨到眼光的商業天才做校長她就是傻子!
“不過我們是做生意,生意的目的是賺錢,農村零售賺不了錢,那我們就找一個新的利潤增長點。1號店的零售路線就這麼放棄,也太過可惜了。”
“何總有想法了?”李淑娟露出真切的狂喜。
“現在的定位太粗放了,什麼都做,什麼都不精,哪一行都能成為我們的競爭對手,要找準客戶定位群,精準打擊,要做,就做同行業裡的龍頭老大。”
何米輕笑著問道:“你平時用飾品嗎?”
“飾品?”她每天忙的腳打後腦勺連她兒子都要不認識她了,哪有空用飾品?
更何況商界女強人啊,不都是應該黑西裝套到底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