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關關先問她對於文學的看法,是她的老師教的一個採訪技巧,可以從採訪物件平時的喜好中看出一個人的性格,現在她覺得自己懟何米有點了解了,才終於露出了獠牙。
“那你對現在的企業家有了解嗎?”
“當然有關注。”何米含著慕斯蛋糕,“你是要吃甜品論英雄嗎?”
於關關被她這麼一撩撥,頓時覺得這一次採訪的題目有了,還讓自己熱血沸騰的:“不可以嗎?”
“當然可以。”
“你對首富怎麼看?”於關關雖然跑社會新聞,商界大佬是眼下最火熱的話題之一,但是天子腳下嘛,還是看級別的,對那些鄉鎮企業家她具體瞭解並不多,她就點了個最火熱的身份。
何米居然愣了一下:“首富?我們國內有比較權威的榜單可以評價富豪的身家嗎?”
哪個貨這麼二缺,連身家都敢拿出來給別人評判?不怕工商稅務找上門把他當成肥羊給宰了嗎?
於關關對她的反問更驚訝:“蜀中那位罐頭換飛機的老總,他不是首富嗎?”
別人都這麼說啊!
小姐姐你可知道,你口中這位首富再過幾年就會因為牛皮吹破了被關到牢裡去關了好多年?連他老婆都跑了,就剩下個小姨子陪著他?
“牟老闆是吧?”何米笑著搖搖頭,“他是能拉到的投資多,能動用的資金多,但是要說他的個人身價,離首富還是有相當距離的。”
這句話裡資訊量太多,於關關都記不過來了:“他不是首富?那誰比他還有錢?誰最有錢?”
“你這是在為難我,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啊。我沒調查過,怎麼知道誰更有錢?”何米沉吟片刻,思索之後還是給出了答案,“誰最有錢我不知道,但是牟老闆嘛,應該連蜀中首富都算不上,希望集團的劉氏兄弟就比他們有錢。”
“希望集團?”於關關覺得自己好像聽過這個名字,但是具體資訊卻想不起來了。
“作飼料的,當家的是四兄弟,他們可能會分家吧,誰錢多誰錢少不好判斷,可以按照家族的模式計算綜合身價,他們可能是全中國最有錢的私營企業家。”何米解釋了兩句。
於關關驚呼:“作飼料這麼賺錢?”
這何不食肉糜的語氣,就是城裡人的淺薄無知。
“千萬不能這麼說!”何米肅容到,“他們面向的是九億農民,他們有全中國最大的市場!”
“何總很欣賞他們?”於關關在心裡重點劃下希望集團四個字,回頭一定要好好查查資料!
“是,他們是真正對社會發展有貢獻民營企業家的模範人物。”
這還是狂得天底下沒人能入我的眼的何米嗎?
“你很欣賞他們?”
何米反問道:“於記者,你認為商業的目的是什麼?”
於關關沒跟上何米的思路:“嗯?”
“樂家是經銷商,我們沒有生產過一個零件,憑什麼一倒手就是利潤?”
你這麼說真的不是給自己找麻煩嗎嗎?
何米肅容:“商人重利,聚利成勢,才是堂堂正正的商道。不僅要自己得利,還要讓顧客,讓員工得利,評價一個商人成功與否的標準,不僅是看他的利潤和收入,還要看他給社會產生了多少正面影響,讓更多的人得利!”
“樂家打通了中間關節,讓顧客可以用更實惠的價格得到心儀的產品,為產品的質量做保證和篩選,提供售後服務讓顧客不用為了維修而發愁,讓員工學會一門新的手藝,找到工作養家戶口,維持社會繁榮促進經濟發展,合法經營給國家上繳賦稅安置就業,這是樂家的貢獻。”